根據政府取消多項嚴格的“清零”措施後的一些初步預測,未來幾個月內,中國可能有多達 100 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毫無疑問,中國未來幾個月的情況將很糟糕,”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傳染病建模師 James Wood 說。
然而,兩項研究發現,如果為大多數人口接種第四劑疫苗,並結合高度堅持戴口罩以及在死亡率飆升時重新實施臨時性社互動動限制,則可以減少死亡人數。這些措施還可以減輕醫院的負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耶魯大學位於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經濟學家奚晨說:“現在採取行動來拉平曲線永遠不會太晚”,他研究中國的公共衛生系統。
在過去一個月中,中國政府解除了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許多限制。 它結束了對整個城市的大規模封鎖,取消了對區域內和區域間旅行的限制,並允許 SARS-CoV-2 感染者居家隔離,而不是在集中隔離設施中隔離。 檢測現在是自願的,上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佈將停止報告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
官方資料顯示,由於檢測要求的變化,自 11 月下旬以來,報告病例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但有跡象表明,某些地區的感染人數正在上升。 例如,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北京正面臨感染人數的快速增長。
第四劑疫苗
其中一項研究於 12 月 14 日以未經同行評審的預印本形式釋出,它使用了香港和上海近期疫情的資料來比較中國的不同情景。 研究發現,如果感染人數像預期的那樣因最近放寬限制而迅速上升,醫院將不堪重負。 研究預測,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導致約 100 萬人死亡。
但澳大利亞珀斯 Telethon Kids Institute 的建模師 Ewan Cameron 表示,這些估計僅包括直接由新冠肺炎導致的死亡人數,並未考慮因延誤治療非新冠肺炎疾病患者而導致的超額死亡人數。
該研究表明,如果 85% 的人口接種了第四劑疫苗,而不是該國大多數人接種的滅活病毒疫苗,則可以減緩感染人數的上升,並減少重症感染和死亡人數。 推廣第四劑疫苗,並結合向 60 歲及以上人群以及其他患重病高風險人群提供抗病毒藥物,可以將死亡人數減少多達 35%。
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傳染病建模師 James Trauer 說:“在中國主要疫情爆發之前的這段時間內,儘可能實現最高的疫苗接種覆蓋率至關重要。” 他還指出,關於疫情造成的損失以及減緩傳播措施的影響的預測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12 月 13 日,政府宣佈 60 歲及以上人群和其他高風險人群應接種第四劑疫苗,最好是採用與主要劑量不同的技術的疫苗。 但在中國 60 歲以上的人口超過 2.6 億人中,只有 70% 的 60 歲及以上人群和只有 40% 的 80 歲及以上人群接種了第三劑疫苗。
Wood 指出,對於中國來說,從第四劑疫苗中獲益可能為時已晚,因為現在許多限制已經解除,傳播已經很廣泛。 他也“不相信額外的劑量會對傳播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傳播中的 Omicron 變異病毒顯示出很強的逃避免疫反應的能力。
更少的死亡人數
另一項模型估計,如果中國繼續目前的道路,到 4 月份,中國將面臨 50 萬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到 2023 年底將達到 160 萬人死亡。 該模型跟蹤和預測全球新冠肺炎負擔,由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開發並定期更新。 該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 Ali Mokdad 說,到 3 月底,中國的死亡人數可能會上升到每天接近 9,000 人。
該模型預測,如果中國在死亡率超過一定閾值時採取某些措施,則從現在到 4 月份之間的死亡總人數可以減少到約 29 萬人。 這些措施包括重新實施限制、高接種率的第三劑和第四劑疫苗以及對高危人群進行高抗病毒藥物治療。 廣泛使用口罩可以進一步減少死亡人數,降至約 23 萬人。 Mokdad 說,中國民眾對口罩的依從性很高,放寬限制導致行為發生變化,人們選擇限制出行。 “他們不會放任自流。”
Cameron 說,這兩項研究在死亡率估計和干預措施的影響方面大致一致。 “這種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種共識,即只有在整個國家範圍內發生大規模且難以控制的傳播後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22 年 12 月 19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