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天津市危險化學品倉庫發生大規模爆炸不到三週後,中國沿海省份山東省一家化工廠的另一次爆炸造成五人死亡。事故發生時,中國當局正在考慮新的工業安全措施。
在中國北京召開的起草新的水汙染防治法的內閣會議上,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表示,自天津爆炸事件以來,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已向其部門提交了將大約1000家化工廠遷離人口中心的計劃。
據官方《人民日報》報道,搬遷建議涉及有危險或汙染嚴重的工廠。如果該專案得以實施,總成本約為630億美元。苗圩沒有提供有關誰將為搬遷買單的詳細資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苗圩宣佈這一訊息的同時,8月31日,山東濱源化學有限公司在沿海省份山東省東營市經營的一家工廠發生爆炸,造成五人死亡。該公司生產加氫粘合劑以及瓜爾膠衍生物和粘土防膨脹劑。官方東營報紙報道稱,當地政府正在質問該公司經理。
與此同時,在天津,官方死亡人數接近160人,爆炸事件仍在調查中。據中國媒體報道,前天津市委書記、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要求,無論職位高低,任何對這場悲劇負有責任的人都不能倖免於懲罰。
氰化鈉被廣泛認為是可能的原因,但科慕公司的發言人告訴《化學與工程新聞》,該物質不可能在爆炸中發揮主要作用。科慕公司是原杜邦高效能化學品業務部門,是美國氰化鈉的大型生產商,但表示自2012年12月以來沒有向中國運送過該物質。
科慕公司公共事務負責人珍妮特·E·史密斯說:“氰化鈉既不爆炸也不易燃。”當與水混合時——例如來自消防員的水管——氰化鈉會產生一些氰化氫氣體。該氣體在濃度超過6%時會發生爆炸,但混合水和氰化鈉產生的濃度最多為0.03%,史密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