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很少有人喜歡考慮我們死後開始的複雜化學過程。但是,對腐爛屍體釋放的化學氣味的新研究為法醫科學家提供了一種強大的工具,用於確定一個人死亡的時間,這是一個稱為死後間隔 (PMI) 的術語。理解這種“死亡氣味”也有助於科學家瞭解嗅探犬如何發現被掩埋的災難受害者並找到秘密墳墓。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法來表徵產生這種死亡氣味的物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透過測量豬屍體釋放的 VOC,該團隊鑑定出幾種不同分子族的混合物,包括羧酸、芳香族化合物、硫化物、醇類、硝基化合物以及醛和酮。隨著屍體經歷不同的分解階段,這些 VOC 的組合和數量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作者 讓-弗朗索瓦·福康 告訴《化學世界》: ‘最先進的多維技術的使用使我們能夠極大地提高我們對屍體分解過程中釋放的 VOC 混合物的理解。可以為每個分解階段建立一個氣味指紋,並可能用作估計 PMI 的額外工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目前 PMI 的估算僅限於評估身體冷卻、分解的進展程度以及已在屍體上繁殖的昆蟲的大小。 然而,這些並不總是給出準確的答案。 ‘繪製 VOC 的變化圖不會提供 100% 可靠的 PMI 估算方法,但它可能會極大地改善這種情況’,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的法醫人類學家 安娜·威廉姆斯 解釋道。
這項研究還可以幫助訓練“人體遺骸檢測犬”。 “我們對嗅探犬識別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組合知之甚少,” 威廉姆斯說。“瞭解這一點有助於改進他們在該領域的工作以及訓練輔助工具。 然而,從一開始,將豬作為人類的類似物進行研究就受到了損害。 人體分解設施(研究人類遺骸分解的地方)將促進法醫研究。”
分解屍體的 VOC 特徵圖的開發應該有助於科學家開發電子鼻,電子鼻比狗更耐用,並且不需要昂貴的訓練和維護。 然而,嗅探犬比電子鼻更具適應性,並且透過獨自進入危險場所來幫助確保其馴養員的安全。 ‘目前有幾個小組正在研究電子鼻’,福康說,‘但我們不確定這項技術是否會使嗅探犬過時。’
本文經《化學世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 2014 年 6 月 25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