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透過改變顏色來展示強硬

證據表明,蜥蜴進化出動態的色彩調色盤作為一種交流方式,包括傳遞它們爭鬥意願的資訊

編者按:以下文章經The Conversation許可轉載,The Conversation是一家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對變色龍的變色能力著迷。亞里士多德本人,西方哲學的鼻祖,同時也是一位敏銳的動物學家,在他的《動物志》中提到了蜥蜴的這種能力,並指出“顏色的變化發生在全身”,暗示變色龍擁有“膽怯的靈魂”。

變色龍改變顏色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溫度和光線的反應,當然還有大多數人想到變色龍時首先想到的背景匹配行為。但是,2008年一項關於南非侏儒變色龍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進化更偏愛突出背景而不是融入背景的能力——例如,為了給潛在的配偶留下深刻印象。這一點,再加上對社互動動期間快速顏色變化的描述,強烈表明變色龍進化出動態的色彩調色盤作為一種交流方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理解動物的顏色如何作為可靠的訊號傳遞給其他同類,需要一種客觀的方法來量化這些顏色和顏色變化。幸運的是,在顏色的攝影量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最新進展。科學家現在可以使用照片來量化動物的顏色,並使用數學和生理模型來了解顏色和色調如何刺激動物的感光器。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使用攝影和計算來以動物觀察顏色的方式來測量動物的顏色。

顏色表達憤怒
在《生物學快報》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這些攝影技術來量化變色龍在攻擊性社互動動中(從變色龍的角度來看)的顏色和顏色變化。我們的研究重點是成年雄性高冠變色龍(Chamaeleo calyptratus)之間的競爭,這種變色龍以其好鬥的性格而聞名。

透過在隱蔽處拍攝遭遇戰的影片和照片,我們檢查了整個試驗過程中每隻變色龍的記錄。目的是測量28個不同身體區域的顏色,以揭示顏色是否以及如何與變色龍的行為聯絡起來。由於不知道應該關注顏色變化的快慢、顏色變化的程度還是最終顯示的顏色,我們測量了所有這三者。

我們發現,最有可能接近對手從而升級遭遇戰的、好鬥的蜥蜴是那些展示最明亮條紋的蜥蜴。這表明,一隻準備戰鬥的雄性變色龍可以透過評估對手條紋的亮度來判斷對手有多渴望戰鬥。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發現,頭部顏色更鮮豔、顏色變化更快的變色龍更可能贏得攻擊性遭遇戰。因此,如果你作為一隻變色龍,與另一隻展示出顏色鮮豔、快速變化的頭部的變色龍爭吵——當它直接向你走來時,這一點應該很明顯——那麼你可能惹錯了蜥蜴。

但是,向你的競爭對手發出關於你的動機或戰鬥能力的資訊有什麼好處呢?似乎透過非常鮮明地表明它在叢林中爭鬥的意願,變色龍可以確保攻擊性遭遇戰的代價更小。考慮到戰鬥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害,如果能讓對手退縮,而無需發生任何肢體接觸,那就好得多。

這似乎就是變色龍身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發現許多好鬥的變色龍之間的競爭在沒有任何肢體衝突的情況下就解決了。如果變色龍顏色訊號的資訊內容是完美的,那麼就不會有競爭真正升級為我們經常觀察到的頭撞、猛撲、咬人的混戰。這表明變色龍可以根據顏色從彼此那裡獲取資訊,但這些資訊並不總是100%可靠——或者它們選擇忽略這些資訊,以展示魯莽、任性的行為。換句話說,就像人類一樣。

真實顏色……或者不是
人類已經設計了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相互交流資訊,從語言到摩爾斯電碼再到電子郵件。然而,由於我們經常可以透過我們交流的內容來影響他人的行為,因此有時會出現歪曲自己或真相的誘惑。說謊有時可以為說謊者帶來短期利益,但被認定為不可靠的人往往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些代價也存在於動物王國中,儘管形式不同,並且被認為在穩定訊號策略的進化中發揮作用。

雖然我們最近的研究表明,變色龍擁有透過顏色變化來交流資訊的方式,但我們尚不清楚這些色彩繽紛的資訊是如何被解讀的,它們如何影響行為,以及哪些機制確保變色龍能夠根據外表準確評估競爭對手。是時候回到變色龍身上了!

Russell A. Ligon 不為任何可能從本文中受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擁有股份或接受資助,並且沒有相關的隸屬關係。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