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目動物的大腦與豐富的社交生活有關

研究鯨魚和海豚的解剖結構和行為可能為人類進化提供見解

killer whales

虎鯨浮出水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虎鯨有特定群體的方言,抹香鯨互相照顧幼崽,寬吻海豚與其他物種合作。最近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社交技能都與這些水生哺乳動物的大腦尺寸密切相關。

科學家們在近三十年前首次提出社交生活與大腦擴張或腦化有關的理論,當時他們觀察到大腦較大的靈長類動物物種通常生活在較大的群體中。這一理論後來被擴充套件到將大腦大小與其他社會特徵聯絡起來,例如解決衝突和分配食物。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心理學家邁克爾·穆圖克裡希納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尋找鯨目動物(包括鯨魚、海豚和鼠海豚的哺乳動物目)的大腦與社交性之間是否存在類似的聯絡。他們彙編了一套全面的鯨目動物大腦和身體質量、群體大小和社會特徵資料集。該團隊對90個物種進行的分析表明,大腦大小最好由基於各種社會行為(如與其他物種的合作、群體狩獵和複雜的發聲)的分數來預測。更大的大腦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包括飲食豐富度和地理範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者表示,這些結果與鯨目動物進化出大腦袋是為了應對資訊豐富的社交環境帶來的挑戰的理論相符。然而,英國杜倫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羅伯特·巴頓(未參與這項工作)警告說,不要從相關性中得出因果關係的結論。他還斷言,檢查大腦的特定區域很重要,因為它們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進化。例如,他自己的研究團隊發現,夜間活動的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白天活動的物種的大腦發育出更大的嗅覺結構——與嗅覺相關的區域。

鳴謝: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Kieran C. R. Fox 等人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第 1 卷第 11 期(2017 年 11 月)發表的“鯨魚和海豚大腦的社會和文化根源”

穆圖克裡希納指出,他的研究的主要侷限性在於缺乏對許多鯨目動物物種的可用研究。他補充說,更多地瞭解鯨魚和海豚可能會揭示其他因素——例如壽命和幼年期持續時間——也可能與大腦大小有關。

瞭解鯨目動物如何進化出如此大的大腦最終可能有助於我們拼湊出人類自身的進化史。穆圖克裡希納說,由於這些動物所處的環境與人類完全不同,“它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對照組,用於檢驗關於人類進化的假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