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即將展開一張新的宇宙現實地圖。“蓋亞”探測器由歐洲航天局於 2013 年末發射升空,其五年任務是以空前的細節繪製天體圖——首批座標已經發布。到蓋亞任務結束時,它將精確地定位銀河系和附近星系中約十億顆恆星的位置,解析度之高,可以發現小至 5 微弧秒的物體——大約是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上的一角硬幣的一半大小。其十億畫素的相機還將記錄每顆恆星的距離和二維速度,從而提供對我們銀河系鄰域的全新理解。
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凱瑟琳·約翰斯頓來說,建立這張星圖類似於首次繪製地球大陸地圖——將模糊的綠色和藍色斑點影像轉變為一個擁有山脈、河流和山谷的世界。“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我們幾乎不瞭解我們星系的外觀,就像我們瞭解其他星系一樣準確,”約翰斯頓說,她解釋說,當你身處其中時,似乎幾乎不可能拍攝到整個星系的圖片。但這正是蓋亞將要做的。
這張更新後的地圖備受期待;蓋亞專案科學家蒂莫·普魯斯蒂說,在 9 月份首次資料釋出的當天,至少有 10,000 人訪問了該檔案。該資料集包括十億顆恆星的初步位置(未來的資料釋出將改進這些數字)以及天空中兩百萬顆最亮恆星的距離和橫向運動。隨著後續每次釋出,銀河系內更遠距離的恆星的距離和運動將被揭示,從而建立像池塘中的漣漪一樣從太陽向外輻射的連續地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成果已經湧現。例如,蓋亞科學家利用初步結果解決了關於昴星團(著名的“七姐妹星團”)距離的爭議。這場爭論是由蓋亞的前身“依巴谷”任務的最終資料釋出引發的,絕非無關緊要:沒有正確的距離,天文學家就無法確定恆星的亮度或半徑。精確的測量(依巴谷的測量是錯誤的)也很重要,因為昴星團是理解恆星如何形成的基準星團。“年輕恆星的理論非常棘手,”普魯斯蒂說。“因為它們不穩定,所以有很多替代方案。因此,確實需要精確的觀測來約束這些模型。”
其他研究小組正在使用新資料來研究異常恆星(那些顯得過分暗淡或明亮或移動過快或過慢的恆星)。普林斯頓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斯珀格爾說:“天文學家認為我們非常瞭解恆星的工作原理。”“但我懷疑,當我們的資料變得更好時,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掌握了基本情況,但有些我們認為我們理解的東西其實並不理解。”行星物理學也參與其中,因為天文學家正在尋找擁有有趣行星的恆星。儘管蓋亞尚未發現任何此類世界,但科學家們希望該探測器最終將探測到數千甚至數萬個。
儘管 9 月份成果豐碩,但天文學家仍在熱切期待蓋亞的下一次觀測(還將有四次釋出)。紐約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霍格說:“儘管我們可以利用首次資料釋出做很多科學研究,但這與我們最終能夠完成的任務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藉助 2022 年的完整資料集,研究人員將能夠著手完成該任務的主要科學目標:揭示銀河系的結構和動力學,並闡明其劇烈的歷史。例如,銀河系的一些恆星誕生於較小的星系中,後來被我們這個龐大的星系吞噬。今天,那些弱小星系的殘餘物以微弱的恆星流的形式可見,這些星流橫跨天空,為了解我們星系鄰域的演化時間線提供了線索。“你正在找到過去存在的星系,你正在找到它們的執行軌道,你正在找到與它們相關的恆星。因此,你可以構建我們星系吞噬其他星系的歷史,”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翰斯頓說。
最終,蓋亞的全部遺產是不可能提前確定的。除了其主要任務外,該衛星還將觀測太陽系中數千個非恆星物體,可能繪製銀河系中暗物質的分佈圖,並繪製數十萬個類星體的位置——古代星系中耀眼的核心。普魯斯蒂說,從長遠來看,蓋亞還將改進其他望遠鏡的觀測,因為這些儀器將確切地知道該往哪裡看。與此同時,霍格在紐約市和海德堡組織了“蓋亞衝刺”,讓所有型別的天文學家齊聚一堂,在協作環境中探索資料。“我認為,正確的思考方式——以及每個人真正興奮的原因——是這是一個發現的機會,”霍格說。“人們很興奮,因為這是一個新世界。而首次資料釋出只是這個新世界的預告片。” —夏農·霍爾,附加報道:薩拉·古達茲
資料一覽
圖片來源:C. CARREAU ESA
150萬公里
蓋亞探測器距離地球的距離
高 50 倍
蓋亞相機與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相機相比的解析度
多 30 倍
蓋亞主鏡收集的光量與星圖衛星“依巴谷”相比
70
蓋亞將觀測其十億個目標中的每一個目標的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