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飲食的秘密:少吃紅肉,多吃植物

研究表明,石器時代的人們可能吃的更均衡,而不是狼吞虎嚥地吃野牛肉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穴居人啃食大塊野牛肉的形象可能需要改變了。一項針對現代飲食的新化學分析表明,石器時代的人類吃的肉比人們認為的要少。

這些發表在11月刊《美國體質人類學雜誌》上的發現,或可解釋為何許多考古學家估計,史前人類的大部分卡路里來自瘦或魚類,而現代人類如果攝入如此高蛋白的飲食實際上會中毒。

劍橋大學研究員、研究作者塔姆辛·奧康奈爾說:“當你檢視早期考古學解釋中對人們飲食的估計時,它非常偏重動物蛋白,這在生理學上很難解釋。” “我們認為動物蛋白總體上沒有那麼重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 impactful 故事的未來。


飲食偵探

為了瞭解古代人吃了多少肉,考古學家依賴於蛋白質是唯一含有氮的常量營養素這一事實。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重氮和輕氮同位素比率,或者說是具有不同中子數的同種元素原子。因此,在給定的生態系統中,科學家可以透過測量化石骨骼中重氮與輕氮同位素的比率來重建古代飲食。

但是,人體也優先儲存較重的氮同位素,因此科學家會計算一個偏移量來調整這種趨勢,以便確定一個人實際吃了什麼。從歷史上看,該偏移量來自對動物餵食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飲食的研究。[7種完美的生存食物]

使用該偏移量,許多研究估計,史前人類飲食中 60% 到 80% 來自蛋白質,其中大部分來自動物來源。

這令人驚訝,因為現代飲食中任何型別的蛋白質都不超過 45%。

她說:“即使你看極地、北極居民,他們攝入大量蛋白質,但他們攝入的脂肪更多。” 任何更高的攝入量都會將有毒量的氮引入體內。

均衡的食客

這種矛盾讓奧康奈爾懷疑,偏移量是否是錯誤的,因為它依賴於動物的估計,而不是人類的。

為了找出答案,她的團隊從一項研究中採集了人體血液樣本,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們細緻地重現了人們通常的飲食,精確測量了他們一週的食物攝入量,並採集了每餐的精確樣本。透過比較食物和人體血液樣本中的氮同位素比率,他們能夠估計人體儲存了多少重氮。(然後,他們將血液樣本的估計值外推到人類頭髮和骨骼。)

她說,之前基於動物研究的估計值太小了,因此誇大了我們古代祖先食用的動物蛋白量。

相反,奧康奈爾說,大約在 12,000 年前居住的第一批農民,他們蛋白質的來源中可能不超過 40% 到 50% 來自動物。那些人的飲食更類似於現代印度或中國的自給自足的農民。她補充說,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者也吃更少的肉。

她說:“我們認為動物蛋白總體上沒有那麼重要,對於新石器時代農民的解讀尤其如此。” “這意味著他們的飲食中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更加均衡,這表明一種混合的生存策略。”

版權所有 2012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允許,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傳播本文材料。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