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詩人特德·休斯所觀察到的那樣,老鼠可能會盯著它們不敢冒險的機會——但老鼠的情況完全不同。當被貓的目光捕捉到時,老鼠可能會大膽地瞪回去。它可能會在周圍跑來跑去,顯然並不擔心有一隻飢餓的捕食者正在盯著它。
當貓搬進布魯克林一家老鼠氾濫的回收設施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當時福特漢姆大學生態學家邁克爾·帕森斯正在進行一項實驗(這項研究與貓完全無關)。帕森斯想確定某些老鼠的資訊素,比如雄性首領的資訊素,如何影響這些動物的行為。他說:“我們想根據老鼠自己的氣味來理解它們的行為。作為一名行為生態學家,我想,‘讓我們把貓趕走,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老鼠研究了’。”
然而,當地的貓另有計劃。它們找到了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不會被趕走。研究人員很快意識到,試圖真正地驅趕貓可能不是利用他們時間的最佳方式,於是他們認為,一起研究貓和老鼠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帕森斯說:“在某個時候,我們只是說,‘等等,我們不知道老鼠在貓的周圍會做什麼’”。此外,他還聽說過一些組織和專案,比如紐約市動物市長聯盟、華盛頓特區的藍領貓和芝加哥的工作貓——所有這些都包括將野貓放養在公共設施和企業中,以對抗齧齒動物的侵擾。他說:“這是我說,‘嘿,讓我們研究一下(貓)對老鼠有什麼影響’的原因之一。”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帕森斯和他的同事們在布魯克林回收設施周圍安裝了攝像頭,並儘可能多地為捕捉到的老鼠安裝了獨特的射頻識別標籤(RFID 單元)。他解釋說,這是“為了我們可以跟蹤每個個體及其行為”。之後,在分析了 300 多個關於貓和老鼠在回收中心地板上的影片後,結果——週四發表在《生態與進化前沿》上——非常清楚:“當老鼠在開闊的地面上時,貓並沒有真正(做任何事)去打擾它們,”帕森斯說。在一個影片中,一隻老鼠平靜地在地板上走動,而一隻貓在幾英尺遠的盒子裡看著它。
一個安慰獎可能是老鼠的行為確實似乎更加謹慎了一些;如果它們看到貓,它們躲避的機率會高出 20%。“它們過去會從東部殖民地跑到西部殖民地,新的垃圾收集就從那裡進來。有了貓之後,它們會走走嗅嗅,走走嗅嗅,”他說。“老鼠的視力很差,所以(如果朝著食物跑去)你可能會直接衝進埋伏。但是走著,你會有更好的機會。”
考慮到貓作為齧齒動物的祖先敵人的普遍歷史,這種大膽的行為可能看起來令人驚訝。但對於佛羅里達大學的格雷戈裡·格拉斯來說並非如此,他研究貓科動物和齧齒動物的相互作用已經幾十年了。格拉斯沒有與帕森斯的團隊一起進行這項研究,他說老鼠通常太頑強,不適合家貓捕食。“一旦老鼠到了青春期,它們的體型就太大了,而且太令人討厭了,貓無法對付,”他說。“你可以看到很多貓和老鼠彼此適應,互相繞過,從同一個垃圾袋裡吃東西。”
這意味著,儘管貓有這樣的名聲,但在老鼠方面,貓並不是最優秀的滅絕者——格拉斯說,他嘲笑任何利用貓來控制老鼠的舉措。“它們所做的是一種安慰劑。它們讓那些想做好事的人感覺好些,”他說。“當然,可能有人會有一隻超級貓會殺死很多老鼠。但是超級貓必須殺死非常多的老鼠才能產生任何影響。”
然而,像紐約市動物市長聯盟這樣的組織表示,讓野貓工作的計劃並不完全是為了控制害蟲——有時更多的是為了給因各種原因無法被收養的絕育野貓找到一個家。“我們的主要重點是誘捕、絕育、放歸。時不時地會有人說,‘嘿,我想要貓來阻止老鼠和老鼠。’然後我們嘗試在這些人和[已經]被驅逐的野貓之間進行匹配,”市長聯盟教育主任凱瑟琳·奧馬利說。“我們確保馴化過程正確完成,每個人都能從此幸福地生活。”她補充說,貓確實有時會捕食幼鼠,而野貓群可能會對潛在的老鼠侵擾起到威懾作用。
一些歡迎野貓進入其場所的企業——這是一個古老而歷史悠久的傳統——對他們的新員工感到滿意。“世界上每家啤酒廠都曾經有一隻穀物貓,”華盛頓特區 Right Proper Brewing Company 的聯合創始人兼自己的穀物貓 Oats 的看護人索爾·切斯頓說。“我們每個月都要花很多錢請滅蟲人員,但我們認為多一層安全保障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