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探測器最後一次觀測土衛七亥伯龍

在2017年任務結束前,該探測器將不再重訪這個坑坑窪窪、多孔的衛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2015年5月31日星期日,NASA的 卡西尼號探測器 最後一次飛掠了土星的多孔衛星亥伯龍。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6左右,卡西尼號到達距離亥伯龍表面21,000英里(34,000公里)的範圍內——雖然不是有史以來最近的一次,但絕對足夠近,可以拍攝到這個多孔且坑坑窪窪的世界的精彩影像。

分析:卡西尼號將最後一次觀測土星怪異的“海綿狀”衛星

上面的影像是由在可見光波長(即卡西尼號的紅色、綠色和藍色濾光片)下獲取的影像合成的彩色合成圖,並進行了一些對比度增強和少許 色彩飽和度 提升。如果一位宇航員恰好在上週日與卡西尼號一同飛行,那麼她眼中看到的亥伯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亥伯龍的尺寸為255 x 163 x 137英里(410 x 262 x 220公里),是土星形狀不規則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總體上第八大衛星。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很久以前一顆更大的衛星被炸裂後剩下的殘骸。[卡西尼號拍攝的土星衛星壯觀彩色地圖]

由於亥伯龍的多孔性和低 密度,撞擊亥伯龍往往會形成塌陷的隕石坑,幾乎沒有噴射物,使其呈現出奇怪的海綿狀外觀。

照片:土星的衛星

亥伯龍於1848年被發現,它距離土星的距離是我們月球距離地球的四倍,但每21天完成一次軌道執行,在經過其內側鄰居土衛六泰坦時,會受到來自泰坦的引力牽引和推動。

事實上,亥伯龍的紅色著色可能部分來自土衛六泰坦,因為泰坦大氣層中的碳氫化合物被太陽風吹入軌道,最終落在亥伯龍上,並在低窪處和撞擊坑中積聚。

卡西尼號在其任務剩餘時間內不會再如此接近亥伯龍,其任務將於2017年9月結束,屆時它將最後一次俯衝穿過土星環,進入土星大氣層。

來源: 卡西尼號任務網站

這篇 文章 由 Discovery News提供。

版權所有 2015 SPACE.com,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