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真菌病例在新冠疫情期間增加了兩倍

醫療保健機構的壓力可能加速了難治性酵母菌 耳念珠菌的爆發

Candida auris in a petri dish

耳念珠菌.

當美國醫療保健系統遭受新冠疫情的連續打擊時,各種疾病,從 HIV 到先天性梅毒,在全國範圍內激增。上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2019年至2020年期間,新興耐藥真菌的爆發在醫院也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根據 CDC 最近釋出的報告,機會性、難治性酵母菌耳念珠菌的年度病例從 2019 年的 476 例幾乎增加到 2021 年的 1,471 例,該報告發表在《內科學年鑑》上。傳染病專家表示,新冠疫情可能加劇了已經日益嚴重的真菌爆發,因為它轉移了減緩耳念珠菌傳播所需的重點和資源。在某些情況下,為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免受新冠病毒侵害而採取的做法,例如重複使用高需求口罩,可能增加了真菌傳播的風險。

“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存在 [耳念珠菌] 感染控制問題,”CDC 專門研究真菌學的流行病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Meghan Lyman 說。“但我認為,為了適應這個奇怪的世界而進行的一些改變產生了我們當時不知道的後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隨著耳念珠菌變得更加廣泛,對於免疫功能低下和患有既存疾病等弱勢患者來說,從災難性損傷或疾病中康復將變得更加危險。“幾乎每個人都會住院或有親人住院,”埃默裡大學的傳染病醫生 Lucy Witt 說,她沒有參與最近的研究。“這是每個人的問題。”

耳念珠菌與少數生活在人類消化道中的常見酵母菌密切相關,例如白色念珠菌,後者會引起輕微感染。但是耳念珠菌比其同類更令人擔憂。這種酵母菌生活在皮膚上而不是腸道中,這使其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在 CDC 和芝加哥公共衛生部 (CDPH) 2021 年對一家熟練護理機構進行的調查中,拭子在患者房間內外窗臺、床邊扶手和門把手上發現了這種真菌。它可以在物體表面存活數週,並且對幾種常見的消毒劑免疫。

對於大多數健康個體來說,耳念珠菌不會從皮膚擴散到全身。它只有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中才會成為致命的問題。Lyman 說,在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在基線時病情就很嚴重”。

根據 CDC 的新報告,醫療保健機構中的傳播是美國大多數(即使不是全部)耳念珠菌病例的原因,其中大多數病例在長期急症護理醫院和熟練護理機構中確診。在這些機構接受治療的患者往往帶有靜脈輸液管、導管或其他侵入性醫療裝置,這些裝置在皮膚和內臟器官之間建立了一條通道。一旦進入體內,酵母菌就會引起機會性疾病:例如,它會侵襲那些正在從器官移植、化療或其他清除身體先天免疫防禦系統的醫療治療中恢復的人。膿毒症和發燒是常見症狀,研究發現病死率在 30% 到 60% 之間。自 2016 年美國首次發現耳念珠菌以來,報告的醫院感染病例幾乎增加了一倍。

杜克大學醫學院真菌感染專家 Ilan Schwartz 說:“更糟糕的是,[耳念珠菌] 能夠抵抗許多抗真菌藥物。”

只有三類藥物用於治療耳念珠菌患者,而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大約有六類。對任何一種藥物的耐藥性都會大大限制臨床醫生抑制感染的選擇。根據新的研究,到 2020 年,美國有 9 名患者感染了對棘白菌素(醫生用於對抗耳念珠菌的首選抗真菌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感染。到 2021 年,CDC 確定了 27 例棘白菌素耐藥病例,其中 7 例對所有抗真菌藥物都耐藥。

製藥公司目前正在測試幾種新的抗真菌藥物,Schwartz 說,這使得“現在是研究真菌感染的非常非常令人興奮的時期”。一種類似於一線棘白菌素的口服藥物,已獲准用於治療陰道酵母菌感染,目前正在進行試驗,用於治療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但控制耐藥生物體傳播的最佳方法是不斷清潔。

自 2016 年芝加哥的醫院首次在美國經歷多患者爆發以來,該市的醫療保健系統一直處於對抗耳念珠菌感染的最前線。該市的公共衛生部門開始跟蹤報告該真菌的機構。在 2018 年的一家熟練護理機構中,43% 的受測居民的皮膚上發現了這種真菌的痕跡。在隨後的八個月的測試中,這個數字增長到 71%。病例的快速增加促使市衛生官員協調應對,其中包括洗手培訓和使用熒游標記物來評估房間的清潔程度。

CDPH 傳染病專案醫療主任 Stephanie Black 說:“從中得出的許多結論是,人們做的不僅僅是清潔房間;他們真的在幫助照顧居民。”說服管理人員“你需要將資源投入到清潔環境”也至關重要。在護理機構爆發疫情之前,員工們使用的是正確的清潔材料,但他們不一定讓這些材料在物體表面停留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生效。改進還來自於簡單地明確清潔責任,例如“確定誰清潔輸液架,誰清潔輸液機”,Black 說。為了響應 CDPH 的外展活動,該護理機構增加了數十個洗手液分配器,並聘請了另一名全職清潔工專注於真菌。在該研究過程中,該機構的真菌感染率趨於穩定。(在給《大眾科學》的電子郵件中,CDPH 表示無法透露最近的機構特定患病率資料。)

控制措施幫助減緩了疫情爆發,但 Black 說,“你可以看到這在圍繞新冠疫情的所有問題中是如何被忽視的”。她補充說,CDPH 培訓過的許多護士已經離職,“因此需要進行大量的再教育”。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護理隊伍對於控制疫情爆發至關重要。在全國範圍內,護士辭職或擔任流動崗位,四分之一的護理機構報告了 2022 年 3 月的員工短缺。

儘管 Witt 說這份新報告沒有深入探討究竟是什麼驅動了耳念珠菌的快速激增,但研究人員表示,疫情很可能正在加劇疫情爆發。新冠病毒導致許多與醫療保健相關的感染增加。病毒引起的器官損傷使人們容易感染機會性感染,而用於治療新冠併發症的類固醇和抗生素可能會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為了減緩呼吸道疾病的傳播而不得不重複使用口罩和手套的醫護人員可能為一種在物體表面傳播的生物體創造了傳播途徑。“每個人都在盡力在可怕的情況下做到最好,”Lyman 說。

即使新冠負擔減輕,人員短缺和職業倦怠也可能是持續的風險來源。“但我們不希望人們感到絕望,”Lyman 說。“肯定有一些機構能夠控制 [耳念珠菌] 爆發。”研究人員表示,然而,複製這種成功可能需要在協調應對的衛生部門以及在現場進行擦洗的醫護人員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