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的一份重要報告指出,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對於實現《巴黎協定》中即將到來的氣候目標至關重要。
報告稱,如果不使用樹木、技術和其他碳匯從大氣中吸收大量溫室氣體,幾乎不可能實現淨零碳排放(這是阻止全球變暖的關鍵)。
但這裡有個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發表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新發現和新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如果世界過度依賴碳清除,社會將面臨無法實現《巴黎協定》目標,並遭受日益嚴重的氣候影響的風險。
這就是碳清除的微妙之處,使其成為氣候科學家、活動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經常爭論的話題。
碳清除越來越被認為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實現,有些方式比其他方式在大規模應用上更成熟。許多景觀,如森林和溼地,可以自然地吸收空氣中的碳。還可以使用特殊礦物質或吸碳機器等技術手段將碳從大氣中提取出來。
但碳清除應該——或者說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昨天釋出的 IPCC 報告深入探討了其中一些問題。它包含了關於二氧化碳清除的整個章節,使其在討論中的地位比以前的 IPCC 報告更加突出。
該報告是 IPCC 三部分氣候評估的最後一部分。前兩個部分側重於氣候變化的科學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最後一部分概述了人類社會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阻止全球變暖。
該報告向世界發出了嚴峻的資訊。在技術上,仍然有可能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但這需要立即、迅速和協調一致的國際努力,徹底改革地球上的人類社會(Greenwire,4 月 4 日)。
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巴黎協定》中最雄心勃勃的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在未來十年內減少近一半。並且,世界需要在 2050 年代初實現淨零排放。
該報告探討了世界可以採取的各種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包括能源、交通、建築、工業和土地利用在內,人類社會所有部門的排放量都必須迅速下降。
在技術上,可以透過轉向低碳或零碳形式的電力和燃料、使用更可持續的林業和農業形式、保護天然碳匯等方式消除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部分排放。但是,即使盡最大努力,某些難以脫碳的行業可能仍會殘留一些排放。
這就是二氧化碳清除發揮作用的地方。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放(這是完全阻止全球變暖的唯一方法),必須抵消這些殘留排放。根據新的 IPCC 報告,這使得碳清除“不可避免”。
但是,從理論上講,世界可以更進一步。碳清除不僅可以抵消難以消除的排放,還可以用於清除比世界排放的更多的二氧化碳。這是一種被稱為“負排放”的概念——如果成功,它實際上可以降低地球的溫度。
但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警告說,這是一項有風險的業務。
首先,對於使用各種清除策略和技術可以從大氣中清除多少碳,仍然存在一些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其中一些策略會帶來權衡或副作用,例如自然方法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資源,或者技術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
與此同時,一些政策專家警告說,過度依賴負排放的概念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副作用。他們說,這可能會讓政策制定者錯誤地認為,今天減少排放不如實際那麼緊迫——他們總是可以超出《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並在以後將溫度降下來。
二月份釋出的 IPCC 三部分系列中的第二部分警告了全球氣溫超標的風險。每一點升溫都會使地球面臨更嚴重的氣候影響——而且其中一些影響是無法透過事後降低溫度來逆轉的。一些氣候影響是不可逆轉的。
報告指出,如果地球即使只是暫時超過 1.5 攝氏度,“許多人類和自然系統將面臨額外的嚴重風險”。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承認,就 1.5 攝氏度的目標而言,至少有小幅度的超標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事實上,這幾乎是肯定的。
“我們至少暫時會超過 1.5 度,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倫敦帝國學院的能源專家、編寫該報告的 IPCC 工作組的聯合主席吉姆·斯基亞昨天在關於新報告的虛擬演示中說。
雖然在技術上仍然有可能在不超標的情況下實現該目標,但大多數與 1.5 攝氏度相符的未來情景都涉及至少小幅度的超標——這意味著至少需要少量的負排放。
報告指出,具體需要多少取決於未來十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的速度。與低超標或零超標(因此,對負排放的依賴有限)相符的情景需要在現在到 2030 年之間大幅減少碳排放。
換句話說,二氧化碳清除在未來所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世界在未來 10 年的行動。今天大幅快速地減少排放意味著未來對碳清除的依賴會減少。
報告明確指出,即使需要進行一些碳清除才能實現世界的氣候目標,它“也不能替代大幅減少排放”。
解決氣候變化的主要工具仍然是科學家們幾十年來提出的相同解決方案:儘可能快地減少今天的溫室氣體排放。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E&E News。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