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獲與封存專案取得“穩步進展”

儘管出現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取消案例,但捕獲並存儲發電廠和其他來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專案仍在建設中

儘管過去一年面臨一系列資金挑戰,但碳捕獲與封存行業的前景並非黯淡。

這一資訊來自全球碳捕獲與封存研究所(一家位於澳大利亞的行業研究組織)今天上午釋出的一份新報告。碳捕獲與封存(CCS)是指從發電廠或工業工廠捕獲二氧化碳,並將捕獲的氣體儲存在地下。

該研究所對其在全球的碳捕獲與封存專案進行年度評估後表示,2011年是“穩步進展”的一年。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該組織表示,雖然由於取消或暫停,大規模提案的總數從一年前的77個下降到74個,但今年實際正在建設或執行的倡議數量更多——14個。換句話說,紙面上的計劃減少了,但實際上正在捕獲二氧化碳或計劃在未來幾年捕獲二氧化碳的專案增加了。

研究所執行長布拉德·佩奇在一份宣告中表示:“令人鼓舞的是,如果這種進展速度保持穩定,我們很可能到2020年將有20個大型綜合示範專案投入運營,這一直是國際社會的目標。”國際能源署預測,如果到本世紀中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減半,則碳捕獲與封存需要提供19%的減排量。

報告稱,這14個正在運營或建設中的專案每年將防止33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相當於60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

目前沒有燃煤電廠的大型專案
該研究所報告稱,在這14個專案中,全球有8個正在運營,另有6個正在建設中。14箇中有10個位於美國或加拿大。

報告稱,該行業可用的資金數量也與去年持平,各國政府為專案提供了約235億美元。

該研究所表示,問題在於,從長遠來看,需要某種碳價格才能部署這項技術。

此外,目前運營中的大型專案沒有一個是關於燃煤電廠的,燃煤電廠排放了美國約三分之一的排放量和全球大量二氧化碳。碳捕獲與封存在電力部門或燃煤電廠中尚未得到大規模驗證。

相反,世界上正在運營的專案都位於工業設施中,這些設施將二氧化碳分離作為商業運營的一部分,例如化肥生產和天然氣處理廠。這使得捕獲過程比試圖從燃煤電廠的排放流中提取氣體更便宜,因為燃煤電廠的煙囪排放的氣體成分更為複雜。

大多數現有專案還涉及提高石油採收率,即將捕獲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以獲得更多原油的過程。這些型別的專案正在推進,因為公司有捕獲二氧化碳供石油公司使用的經濟動機。

分析師表示,該行業面臨的挑戰是,碳捕獲與封存最終需要與煤炭合作才能在全球排放量方面取得進展。他們說,如果要使這項技術取得成功,捕獲的二氧化碳還需要被泵入地下的深層岩層,而不僅僅是油田。

報告稱:“提高石油採收率不太可能成為二氧化碳減排的主要長期貢獻者。”

例如,美國的一些較高估計認為,提高石油採收率最終最多隻能儲存美國六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報告稱,還需要更多關注鋼鐵和水泥等重工業,因為它們是如此大的排放源。波特蘭水泥協會負責監管事務的副總裁安迪·奧黑爾表示,目前水泥行業沒有大型的碳捕獲與封存專案,但該行業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一項重大研究。

但該研究所報告稱,2011年在控制煤炭和整個電力部門的排放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兩個未來的北美燃煤中心專案開始建設
今年開始建設的兩個碳捕獲與封存專案——加拿大的邊界大壩專案和南方公司在密西西比州肯珀縣的專案——將捕獲燃燒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碳。

清潔空氣特遣部隊的分析師庫爾特·沃爾澤表示,它們之所以能夠推進,而其他煤炭專案則不能,是因為存在獨特的環境因素。

沃爾澤說,就南方公司的專案而言,該地區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新的發電廠。此外,正在建設的電廠型別——被稱為整體煤氣化聯合迴圈或IGCC電廠——能夠獲得對舊燃煤電廠的改造不可用的稅收優惠。

他談到另一個專案時說:“加拿大是碳捕獲與封存領域的早期領導者。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榜樣。”

除了提供資金外,加拿大政府今年夏天還發布了旨在到本世紀中期逐步淘汰燃煤電廠的法規,除非它們像天然氣電廠一樣清潔地燃燒 (氣候電訊,8月22日)。這被認為是碳捕獲與封存的一大推動力,因為它是目前控制煤炭排放的唯一選擇。

沃爾澤說,加拿大大部分燃煤電廠都集中在阿爾伯塔省,這為專案提供了良好的測試區域。他說,在美國,電廠分佈更為分散。

該研究所負責政策和會員事務的總經理巴里·瓊斯表示,未來一年對全球行業至關重要,預計將有11個大型專案就建設做出決定。

其中一些專案還涉及計劃在燃煤電廠進行捕獲,例如計劃在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一座450兆瓦燃煤電廠上進行的“先鋒專案”捕獲專案。

在美國,美國環保署關於燃煤電廠的溫室氣體法規正在制定中,這被認為是該行業的潛在轉折點。

預計未來兩年全球也將做出重大資金決策。例如,歐盟正在權衡是否為13個碳捕獲與封存倡議提供資金,預計將在2012年下半年做出決定。

報告稱:“在短期內,政府政策和資金水平將強烈影響示範專案的進展速度及其整體可行性。”

& 能源出版有限公司.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