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進行的黑猩猩研究可能即將結束。6月12日,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佈,它將圈養黑猩猩歸類為受法律保護的瀕危物種。
新規將禁止對黑猩猩進行大多數侵入性研究。但為了“有益於野外物種”或有助於黑猩猩的繁殖或生存的工作,包括改善黑猩猩棲息地和野生種群管理的工作,將獲得豁免。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在2013年提出了這項規則草案,以彌補一個漏洞,該漏洞使圈養黑猩猩免受《瀕危物種法案》的保護,而它們的野生同類早已獲得這種保護。根據該法律,進口或出口瀕危動物,或“傷害、騷擾、殺死[或]傷害”瀕危動物是違法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新規將這些限制擴大到美國研究實驗室的700多隻黑猩猩,以及動物園或馬戲團等娛樂場所的動物。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規定還規定,未經許可跨州出售黑猩猩血液、細胞系或組織是非法的。
政府將圈養黑猩猩列為瀕危物種的決定,遭到了部分科學團體的迅速批評。“實際上,獲得[侵入性研究]豁免的過程,我預計黑猩猩將不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協會執行副總裁馬特·貝利說。
貝利的團隊認為,對黑猩猩進行的醫學研究對人類和黑猩猩都有益,並指出圈養研究黑猩猩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繁殖的——這使得它們與野生種群的聯絡變得微弱。
毫不奇怪,動物權利組織對政府的行動表示歡迎。“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這項決定延續了勢頭——為據稱為了人類利益而進行的不必要和非生產性研究增加了又一道障礙,”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新英格蘭反活體解剖協會主席西奧多拉·卡帕爾多在一份宣告中說。“當我們朝著結束以‘必要’研究為幌子的暴行邁進時,我們站在了更符合倫理和科學原則的立場上。”
自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2013年宣佈它將退役其設施中的300多隻圈養黑猩猩以來,對黑猩猩的生物醫學研究已經大幅減少。該機構僅保留了50只黑猩猩,這些黑猩猩可用於滿足其設定的倫理考量的侵入性研究。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目前沒有針對這些動物的活躍生物醫學研究專案。該機構表示,展望未來,它“將與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合作,以遵守這項裁決對未來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擁有的黑猩猩的任何影響。”
政府的這項行動正值黑猩猩捲入另一起法律事件之際。紐約州最高法院目前正在審理石溪大學的兩隻黑猩猩是否為被該大學非法拘留的“人”。法院上個月聽取了關於此事的辯論,預計今年夏天將做出裁決。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5年6月12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