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歌詩達協和號終於要離開其水下墳墓

扶正和移除歌詩達協和號的最後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這艘船位於吉利奧島附近的原始海域,這項行動已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資最昂貴的海上打撈作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編者注:《大眾科學》對歌詩達協和號災難的完整報道,請參閱本文末尾的連結。

經過兩年半多的時間和 10 億美元的投入,擱淺的遊輪歌詩達協和號即將再次起航,儘管它不會依靠自身動力。這次行動再及時不過了,因為現在它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風險遠高於最初在 2012 年 1 月撞毀在托斯卡納的吉利奧島附近時。

如果一切順利,這艘受損的船隻已於 9 月被(扶正)至直立位置,將在 7 月中旬左右的更危險的作業中被提升到水面——很可能是在 14 日,因為參與作業的打撈人員非常迷信,會避免在 13 日進行扶正作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到目前為止,提升團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4 月份浮箱脫落。這些浮箱是大型金屬箱,壓縮空氣將被泵入其中以使船漂浮。打撈人員修復並重新安裝了脫落的浮箱,現在正在完成剩餘浮箱的安裝。協和號總共將安裝 30 個浮箱以進行扶正。一旦船被抬起,其中兩個浮箱將必須重新安裝,以幫助在將其拖到 240 公里外的熱那亞進行拆解時保持船的漂浮。

將船隻從自 9 月以來一直支撐著它的巨型水下平臺上抬起超過 12 米將需要三到四天,但將其抬起最初兩米將是最危險的部分。那時船體可能會破裂,並溢位有毒的化學物質、腐爛的食物和自沉船事故以來一直困在沉船內部兩年多的碎片混合物。如果船體破裂,這艘船可能永遠無法從吉利奧島整體移除,而必須就地拆解。

一旦船隻從平臺上浮起兩米,打撈人員將進行關鍵檢查,以確保船體沒有隱藏的裂縫或進一步的結構損壞。然後他們會將船隻向東移動約 30 米,開始全面扶正。歌詩達郵輪的專案經理弗蘭科·波切拉基亞告訴《大眾科學》,之後船隻將逐層甲板地升至水面以上,打撈人員將在每個新甲板露出水面後停下來,尋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並清理碎片,以免洩漏到海中。義大利環境部“非常擔心”這艘沉船會將漂浮物和汙染物一路噴灑到熱那亞。但該專案的工程師和歌詩達郵輪(隸屬於美國嘉年華郵輪公司)向他們保證,前往熱那亞途中產生的汙染將是“暫時的且微不足道的”。

打撈人員在船隻起航前將清除的表面碎片包括床墊、手提箱和客人的個人物品,以及滿載的冰櫃(在水壓減輕時可能會爆裂)和裝滿盤子、餐具、桌椅的整個餐廳。即使船體保持完好,油箱和發動機中剩餘的燃料,以及其他有害化學物質(如清潔用品)如果未及時清除,也可能汙染水域。

扶正船隻帶來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但將歌詩達協和號留在原地是不可行的,因為隨著船隻腐爛以及海水和海浪的衝擊,汙染吉利奧島附近水域的可能性會增加。打撈人員告訴《大眾科學》,他們無法保證這艘船能在完好無損的狀態下度過又一個冬天。“把它留在原地比把它拖走對環境的危害更大,”義大利民防部門負責人弗蘭科·加布裡埃利在本週與吉利奧島居民會面解釋這一過程時說。“它必須儘快離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