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能在氣候變化教育中發揮作用嗎?

一項新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專案將嘗試改進動物園和水族館提供的全球變暖資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哈德遜北極熊是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的明星,遊客們來到這裡觀看它在新“大熊荒野”展區中嬉戲和游泳。

但熊的飼養員們非常關注氣候變化,他們的目光投向了另一片荒野: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的相互矛盾的觀點。他們看到了大約1.8億每年參觀動物園或水族館的美國人的固定觀眾群。

一項新的全國性調查表明,82%的動物園遊客相信氣候變化正在發生,而普通公眾中只有64%的人相信。但這裡有一個轉折。調查還發現,最關心氣候變化的遊客最不可能相信個人行為會對這個問題產生影響。

對於芝加哥動物學會高階副總裁亞歷杭德羅·格拉哈爾來說,這些數字表明錯失了機會。芝加哥動物學會運營著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

他正在牽頭一項新的120萬美元的努力,以改進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的氣候變化教育。該專案由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於去年春天啟動,對遍佈全國15個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的3000多名遊客進行了全國性調查。

格拉哈爾說:“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素養的整個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一直是,‘這是一個巨大的全球性問題,具有巨大的全球性影響,將持續數十年——所以請回收利用並更換燈泡。’”

需要多少隻熊來回收燈泡?
格拉哈爾的九個動物園聯盟相信,這些遊客希望獲得更多關於全球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資訊,以及個人和地方行動如何為這些解決方案做出貢獻的資訊。

他們還相信,他們的機構可能能夠以科學家、政治家和教師無法做到的方式接觸到人們,透過利用動物園遊客和動物園動物之間的情感聯絡。

格拉哈爾說:“人們不會根據科學事實做出日常決定。學習和決策中存在重要的情感和心理成分,因此我們正在努力瞭解這些過程在動物園遊客的特定情況下是如何運作的。”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候科學家邁克爾·曼恩對此種情感聯絡深有體會,他正在為格拉哈爾的動物園網路提供諮詢。

當被問及他在該專案上的工作時,他說:“我學到了很多我以前從未了解過的關於動物的知識。我有機會在北極親眼看到北極熊——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在野外親眼看到北極熊的體驗。”

對於動物園來說,利用這些情感來加強學習的關鍵,是將氣候變化的科學從圍繞這個問題的政治包袱中解脫出來。

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保護和教育高階副總裁保羅·博伊爾說:“我們在動物園做了一些研究,表明當你開始談論氣候變化時,人們實際上會感到反感。他們對已經形成的這種看法感到反感,即這是一個政治足球。”

政治問題應該出現在動物園裡嗎?
但不僅僅是動物園遊客可能對談論氣候變化持謹慎態度。哥倫布動物園和水族館的專案規劃主任芭芭拉·雷瓦德說,當哥倫布動物園和水族館在2004年開始規劃新的北極熊展區時,一些工作人員迴避將氣候問題納入新專案。

她說:“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的第一次團隊會議。當談到我們的解讀目標和資訊是什麼時,我們說,‘它必須是關於氣候變化的。’大約一半的房間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那樣做。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哥倫布動物園最終找到了一種處理這些擔憂的方法。當其極地邊疆展區去年開放時,展覽和專案突出了北極氣候變化的快速步伐——展區工作人員接受了專門培訓,以應對持懷疑態度的遊客可能提出的任何具有攻擊性或敵意的問題。

最終,這是他們從未需要使用的準備。“我們偶爾會有人評論,‘我不相信[氣候變化],’這沒關係,”雷瓦德說。

最終,格拉哈爾和他的合作伙伴希望提供任何動物園或水族館都可以使用的建議,以改進其向遊客傳授氣候變化知識的方式——從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北極熊等標誌性物種,到前來觀看熊和其他動物園居民的人們的日常生活。

當動物園升溫時,人們還會來嗎?
去年春天進行的這項調查是第一步。它使用了一系列由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他們正在進行的“六個美國”美國人對氣候變化態度的調查而開發的問題。

這使得動物園專案的研究人員——正式名稱為“氣候素養動物園教育網路”,或 CLiZEN——能夠將動物園遊客對氣候變化的信念與普通公眾的信念進行比較。

格拉哈爾說,他的團隊仍在處理資料,將在1月份釋出該調查的完整結果。下一步將是在參與初步調查的同一動物園和水族館中嘗試新的氣候變化教育策略,並進行第二輪提問,以評估新努力的效果。

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希望利用這些資料,作為其五年氣候變化倡議的一部分,為會員機構制定新的氣候變化溝通指南。

官員們表示,最終,提高動物園溝通氣候變化能力的努力不僅可能使他們尋求保護的動物受益。

他們還擔心氣候變化對其盈虧底線的影響。

哥倫布動物園官員雷瓦德說:“我們是一個戶外場所。當我們達到83華氏度時,我們從遊客調查和地面人員那裡發現,他們的體驗會發生變化。他們開始在炎熱中感到不舒服。他們不想吃熱食。”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