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靈光一現嗎?

新研究表明,突如其來的頓悟通常是正確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啊哈!”時刻令人滿足,部分原因是它們感覺如此正確;拼圖的所有碎片似乎毫不費力地就位了。但是你能相信這種突如其來的解決方案嗎?根據Thinking & Reasoning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答案是肯定的。結果支援了傳統的觀點,即這種型別的頓悟可以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提供正確的答案。

在四個實驗中,西北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卡羅拉·薩爾維、德雷塞爾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翰·庫尼奧斯及其同事向大學生們展示了腦筋急轉彎,例如字謎和畫謎。在定時試驗結束後,受試者被要求報告他們是透過逐步思考問題(分析性問題解決)還是透過靈感突現(頓悟)獲得答案。

在所有四個實驗中,“啊哈!”解決方案比那些透過刻意思考獲得的解決方案更經常是正確的。例如,在一個實驗中,38名參與者必須想出一個可以與之前呈現的三個詞(例如“蟹肉”、“松樹”和“醬汁”的組合詞“蘋果”)組成複合短語的單詞,“啊哈!”解決方案的正確率達到 94%,而分析性解決方案的準確率為 78%。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種結果可能是大腦產生頓悟的方式造成的。由於這種處理過程主要發生在人的意識之外,因此它是全有或全無的——要麼一個完全形成的答案會浮現在腦海中,要麼就不會。腦電圖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支援了這一假設,之前的研究表明,就在頓悟發生之前,負責視覺處理的枕葉皮層會短暫關閉或“閃爍”,以便想法可以“湧入意識”,庫尼奧斯說。因此,頓悟不太可能是錯誤的。相比之下,分析性思維是有意識地發生的,因此更容易受到倉促和推理失誤的影響。

但這並不是說頓悟永遠是最佳策略。薩爾維和庫尼奧斯的實驗涉及具有明確正確和錯誤答案的謎題。因此,結果可能不適用於現實世界的情況,在現實世界中,問題通常非常複雜,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數月或數年——才能解決。

事實上,哥倫比亞大學元認知與記憶實驗室主任珍妮特·梅特卡夫(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說,困難的問題通常需要幾種不同的策略才能找到解決方案。她補充說:“一個問題可能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