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根據犯罪現場的血跡判斷死亡時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馬喬裡·E·哈里斯是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法醫科學部的血跡專家。傑森·伯德是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法醫學和生物學助理教授,也是美國法醫昆蟲學委員會的主席。他們提供了以下解釋

在某些情況下,血跡分析可被視為確定死後間隔(PMI)的輔助工具。血跡形態分析通常有助於建立和重建導致血液流動的事件或機制的順序。但請務必記住,人體可以在生前或死後因重力而釋放血液。對這種“靜態後果”的分析可能有助於確定一些時間因素,包括凝血和乾燥時間。但是,調查人員在利用血跡分析估算死亡時間時,還必須考慮許多環境因素,例如暴露在高溫和潮溼環境中。

生前活動性出血的跡象,例如動脈噴血或從鼻子、嘴巴或肺部撥出的血液,將有助於確定受害者在血液沉積時仍位於特定位置。從人體釋放出大量的血液也可能表明受害者不可能繼續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確定該人死於失血性休克,或“失血而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總而言之,如果血跡分析與法醫科學的其他學科(如法醫昆蟲學、法醫檢查和觀察以及環境條件分析)結合使用,則可以幫助確定死後間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