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在不殺死這麼多鳥類的情況下保障飛機安全?

屠殺鳥類是將野生動物驅離飛機的最佳方式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2012年,在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平坦的草地上,野生動物控制人員殺死了10,123只鳥類。在肯尼迪國際機場被“捕殺”的物種,該機場位於紐約市皇后區牙買加灣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東北部,包括數千只海鷗、數百隻椋鳥和哀鴿,以及少量更具王者風範的物種,如鶚和美洲紅隼。長期執行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捕殺計劃只是全球範圍內為防止鳥類與飛機之間發生危險且代價高昂的碰撞而採取的眾多努力之一。

也許現代法醫工具可以帶來一種不那麼致命的方法。一組澳大利亞科學家認為,在被飛機撞死的鳥類屍體中發現的DNA為控制機場的野生動物提供了新思路。

這項法醫調查始於珀斯機場員工給當時在默多克大學的邁克爾·邦斯打來的電話。“聽著,我們有一個裝滿鳥類的冰櫃,”他回憶起機場工作人員告訴他的話。“你們要嗎?” 不久,他和他的同事們就有了77具鳥類屍體可供研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開始舀出鳥類消化道的內容物並進行DNA測序。在2013年發表在《Investigativ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中,邦斯和他的同事將基因序列與已知的鼠、小龍蝦和蚱蜢以及各種草類物種進行了匹配。

這種基因分析可以為地勤人員如何管理機場生態以阻止鳥類提供資訊。“如果它們有可用的食物,你會怎麼做?” 邦斯說。“你最好用網封住水道,投放毒藥來毒殺齧齒動物,還是噴灑殺蟲劑?” 在珀斯,他的發現促使機場在水道中安裝網,以控制一種入侵的食蚊魚。邦斯說,即使這樣的研究只阻止了一兩次鳥擊,“它也能獲得數倍的回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