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的一份報告稱,大型消費電子品牌很可能進入太陽能市場,並推動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熱潮,由於屋頂太陽能技術變得比天然氣更便宜,安裝量將超出大多數預期。
報告指出,儘管從2007年到2012年,全球太陽能安裝量平均每年增長59%,但大部分增長是由於補貼和強制太陽能支出的立法。這種情況即將改變。
太陽能在許多地區已達到住宅平價,公用事業規模的平價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 美國一些公用事業公司已經開始基於純粹的經濟因素,選擇建造太陽能發電場而不是天然氣發電廠來滿足峰值負荷。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花旗集團分析師 Shar Pourreza、Jason Channell 和 Timothy Lam 在他們的報告中寫道:“在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和美國西南部,住宅規模的太陽能已經達到了與平均住宅電價相同的電網平價。” “在其他國家,電網平價也指日可待。 我們預測日本將在 2014-2016 年、韓國在 2016-2020 年、英國在 2018-2021 年實現電網平價。”
報告稱,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住宅電價較低(由國家補貼),儘管這些國家一些地區的光照條件良好,但它們要到 2020 年以後才能實現電網平價。
就公用事業而言,大型太陽能發電場必須能夠與聯合迴圈燃氣輪機電廠的批發電力價格競爭。 鑑於美國頁岩氣售價為每百萬英熱單位 3 美元,這目前是不可能的。 但花旗集團表示,每百萬英熱單位 3 美元的價格並不能反映頁岩氣生產的真實成本。 此外,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成本更高(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高:日本為每百萬英熱單位 16 美元),因此即使在公用事業規模上,太陽能在這些地區也可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一個問題是,太陽能的增長將導致傳統發電廠的利用率降低,然而,這些發電廠仍需保持線上,以滿足在陽光不足的日子、夜晚和冬季的電力需求。
分析師表示:“最終,我們認為系統將轉向容量支付機制,以補償公用事業公司因作為備用發電而必須保持開放的發電廠的低利用率。” “最終,雖然太陽能可以直接降低成本,但消費者最終將為這些容量支付買單。”
消費電子品牌可能進軍
花旗集團表示:“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大型消費電子品牌主導這一領域,可能還會與大型工業製造商並駕齊驅。” “這些公司將把他們現有的品牌實力、客戶關係、市場渠道、資產負債表、廉價資本和購買力帶入市場。 如果他們使用最新裝置建造 5 [吉瓦] 的產能,他們將透過兩到三年的技術優勢實現規模經濟並降低成本。”
太陽能電池板製造是一個相對容易進入的行業,大多數公司使用由相同的幾家裝置供應商製造的相同機器,除了工廠規模和位置之外,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雖然新的進入者可能會嘗試從現有的太陽能市場參與者那裡購買不良資產——德國生產商 Q-Cells 被韓國韓華收購就是這種情況——但此類交易將帶來較舊且成本較高的裝置,或者生產基地位於歐洲或美國等成本較高的地區。
報告稱:“雖然現有產能的整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但我們懷疑更有可能的是,將是使用最新裝置的新生產設施,以及更大的單元設施,以獲得額外的規模經濟效益。”
報告預測,最終,七到八家產能均為 4 到 5 吉瓦的電池板製造商將主導市場,而目前的情況是,大多數公司的產能只有幾百兆瓦。
補貼減少,但需求上升
國際能源署預測,從 2012 年到 2035 年,累計太陽能裝機容量將達到 662 吉瓦,即平均每年 29 吉瓦。 花旗集團的報告認為,這過於保守——分析師預測每年增長 34 吉瓦。 但即使在國際能源署的情景下,太陽能也將佔所有新增裝機發電容量的 11.2%,以及發電容量投資的 13%。
報告預測,儘管目前主要的太陽能市場在歐洲,但隨著幾個國家減少補貼,歐洲大陸對該技術的重要性將降低。 義大利的新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從去年的 4 吉瓦降至今年的 1.5 吉瓦,德國將從 7.6 吉瓦降至 3 吉瓦。
與此同時,報告顯示,中國的裝機容量將翻一番,達到 10 吉瓦,日本將從去年的 2.7 吉瓦增至今年的 5 吉瓦,美國將從 3.2 吉瓦增至 4 吉瓦。 最重要的新興市場將是中東(到 2016 年將安裝 3.5 吉瓦,而目前幾乎為零)和印度(到 2016 年每年將安裝 1.3 吉瓦)。
分析指出:“雖然歷史上核心市場將提供支援,但這種增長將來自新的地區和市場,其中一些已經建立,另一些尚待實現。” “隨著中國政府透過設定每年 10 吉瓦的大幅提高的安裝目標來支援需求,中國將在全球市場中佔據更大的份額。”
2012 年歐洲的需求佔近 50%,其中大部分是由不可持續的補貼推動的。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 Vish Shah 在一份單獨的報告中表示,今年歐洲將僅佔總體需求的 20%。 但這些歐洲的安裝將 гораздо меньше 依賴補貼。
Shah 表示:“我們預計歐洲 33% 的需求將來自可持續市場,因為我們預計義大利和其他南歐地區的開發商將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開發專案。” “更重要的是,我們預計來自可持續市場的需求將佔 2013 年總體需求的 66%,而 2012 年為 30%。”
在印度和非洲等許多市場,太陽能現在比柴油發電更便宜,在這些市場,對於擔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政策制定者而言,以固定成本(如太陽能)提供穩定且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正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