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石油鑽探真的能讓美國實現石油獨立嗎?

即使美國的能源政策走向“鑽探,寶貝,鑽探”,也無法逃脫全球石油市場的變幻莫測

當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接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他發誓要透過開放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石油鑽探,來減少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這贏得了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在場代表們的歡呼。“我們將在近海鑽探新的油井,而且我們現在就鑽探,”麥凱恩向他的支持者承諾,他們熱情地高呼“鑽探,寶貝,鑽探!” 這位候選人表示,最終目標是“停止每年向那些不太喜歡我們的國家支付7000億美元(石油)”。

沒有人否認,美國海岸外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蘊藏著大量未開發的石油,而自1982年以來,國會已經禁止在這些地區進行鑽探。但是,這些石油足以使美國擺脫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嗎?

礦產管理服務局(MMS)是美國內政部的一部分,負責將石油和天然氣區塊租賃給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並收取其版稅,每年約為80億美元。這些租賃應該透過競爭性招標程式授予,在該程式中,資質最好的公司以最高的版稅分成贏得。 (然而,內政部的監察長在9月10日釋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指控MMS丹佛分部的實物特許權使用費計劃中的19名現任和前任官員,在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上都與能源公司高管有染監察長報告描述了一種“道德失敗的文化”,其中工作人員接受石油公司提供的假期和其他昂貴的禮物,操縱合同,互相吸毒並與行業代表發生性關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MMS估計,目前禁止鑽探的水下區域約有180億桶石油。這明顯少於墨西哥灣、阿拉斯加沿岸和南加州海岸的開放油田,這些地區的已知石油儲量為101億桶,估計還有859億桶。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這些數字:一美國桶石油等於42加侖(159升),並且根據能源資訊署(美國能源部的一個部門,提供能源資料和分析),美國每天消耗約2080萬桶石油,幾乎佔全球使用量8700萬桶的四分之一。這加起來每年為75.9億桶。

能源資訊署估計,到2030年,美國石油日需求量將攀升至近2300萬桶,全球日消費量預計將超過1.18億桶。

但這裡有個問題:MMS有可能錯誤計算了近海石油的數量,因為它的估計是基於30到40年前的資料。例如,MMS發言人尼古拉斯·帕迪說,1987年對墨西哥灣的調查顯示,那裡可能存在90億桶石油,但當九年後(使用較新技術)對該地區進行重新調查時,這個數字躍升至潛在的450億桶。

換句話說,紐約市能源情報集團(一家全球能源行業資料和資訊出版商)的高階研究分析師伊恩·內森說,目前禁止鑽探的地區實際上可能包含比之前認為的更多或更少的石油。

那麼,為什麼資訊沒有更新呢?收集和分析這些資料是昂貴的:根據挪威奧斯陸Scan Geophysical ASA的執行長拉爾斯·約翰·弗裡格斯塔德的說法,北大西洋的地震勘測每月可能花費600萬美元或更多,並且需要一到四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收集(取決於被測區域的大小)。

MMS資源評估部主管哈羅德·西姆斯表示,除非國會解除禁令,否則石油公司或聯邦政府都沒有動力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取消禁令,MMS將“評估這些區塊……以確保公眾獲得石油租賃的公平市場價值”。 他說,該機構將向一家外部公司頒發許可證,對指定區域進行地震勘測,以換取將所有結果資料提供給MMS。 勘測人員也可以將資訊出售給有興趣競標租賃的私營公司。

行業協會美國石油學會(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朱迪·彭尼曼說,石油公司在獲得租賃權後會委託進行更精確的地震勘測,並對最有希望的石油礦藏進行試鑽。 她說,如果試鑽發現可開採的石油儲量,公司將不得不為石油鑽井平臺再支付20億美元。 但是,即使國會明天取消其對近海鑽探長達16年的禁令,她也同意能源資訊署的看法,即獲得租賃權的石油公司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才能抽出第一滴石油。

此外,行業專家表示,無論近海有多少石油,只有一部分是“可開採的”,也就是說,能夠以足夠低的成本開採出來,以保證石油公司在其投資中獲得足夠的利潤。目前石油鑽井平臺和操作這些鑽井平臺的熟練人員的短缺也可能阻礙這些努力。

根據能源資訊署高階能源分析師菲利斯·馬丁的說法,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油田平均而言往往比墨西哥灣的油田小,但鑽探它們的成本也一樣高,這使得在這些地區進行鑽探的經濟效益尤其難以證明。

實際上,石油公司尚未利用已可租賃和開發的區域中近860億桶的近海石油。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急於開啟禁區水域並重新進行勘測呢?

世界石油市場專家、波士頓大學能源和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羅伯特·考夫曼說:“石油公司的股票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擁有的已探明儲量。”換句話說:僅僅擁有更多有希望的租賃權就價值數十億美元。

那麼,美國石油獨立的承諾是真實的還是誇誇其談?考夫曼和內森都表示,問題不在於美國是否可以透過國內近海石油來大幅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而在於是否有足夠的可開採石油來大幅降低全球市場上每桶石油的價格。

馬丁表示,即使到2030年,近海鑽探也不會對石油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石油價格是在全球市場上確定的。“預計的總產量(每天約20萬桶)將不到預計國際消費總量的1%。”

全球供應中斷會影響美國購買的每一桶石油的價格,無論它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還是新澤西州海岸。“假設美國的所有石油都來自國內,價格為每桶100美元。然後,沙特家族被廢黜,”擾亂了該國的石油出口,考夫曼說。“沙特人每天生產約1000萬桶石油,而全球的石油產量為8500萬桶,因此顯然價格會上漲,因為現在出現了石油的大量短缺。”

他問道:“你認為石油公司會以低於最高的價格將(美國石油)出售給美國消費者嗎?”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國會授權近海石油不能出口怎麼辦?“至於有多少產品流出,流向何處,我認為國會不能規定,”行業代表彭尼曼說。“它進入市場。這是一個自由市場體系……但由國會[透過]關於他們將開放和不開放的法律。”

此舉實際上可能會增加美國的能源成本。“任何時候你施加限制,比如‘來自阿拉斯加的石油不能運往日本’,”考夫曼指出,“你就是在說,‘不要做最便宜的事情,做更貴的事情。’ 所以每個人都多付一點。自由市場非常有效地發揮作用的地方在於最大限度地降低石油的運輸成本”——這由許多因素決定,包括最近的煉油廠的位置,該煉油廠可以處理所運輸原油的特定特性。

考夫曼駁斥了任何近海鑽探可以使美國“石油獨立”的承諾,認為這“毫無意義”。他指出,即使它能在某種程度上使自己免受全球石油市場起伏的影響,美國也必須在石油國內產量上實現巨大飛躍,才能取代從海外購買的石油。

考夫曼說:“美國石油產量在1970年代達到頂峰時,每天約生產1000萬桶石油。” “現在,經過30年的相當穩定的下降,我們每天生產約500萬桶石油,”而我們每天消耗2000萬桶。“任何談論石油獨立的人都必須講述一個關於我們如何彌補1500萬桶缺口的故事。”

麥凱恩競選團隊沒有回覆要求置評的多次電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