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能在重力中滑翔嗎?

擬議效應,減緩快速振動分子的下落速度,面臨質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電影中,動作英雄不帶降落傘或三思而後行地從飛機上跳下,指望空氣足以減緩他們的下落,以便抓住從天而降的敵人並軟著陸。現在,一個團隊表示,一個經過適當設計的分子可以透過在重力中滑行來做到基本相同的事情。然而,其他研究人員可能需要更多的說服力才能接受這個想法。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行星和恆星彎曲、拖拽並以其他方式扭曲了時空這種類似太妃糖的結構。2003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傑克·威斯dom提出,一個三腳架狀的物體可以透過改變其腿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角度,從這種太妃糖中推開,像水母一樣緩慢地在空曠的空間中游動。

受這一發現的啟發,巴西ABC聯邦大學的物理學家愛德華多·蓋隆和坎皮納斯大學的裡卡多·莫斯納表示,他們偶然發現了潛伏在愛因斯坦方程中的其他東西。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個振動的、啞鈴狀的質量對——例如,一個分子——可以不從空曠的空間,而是從像地球這樣的引力場中推開,他們在《物理評論D》雜誌四月刊中報告說。

與威斯dom效應相比,“我們只需要一個振盪的引數,”蓋隆說,即兩個質量之間的距離。他說,每次振動時,啞鈴都會抓住時空結構,並將自身向上推動一點點。

這聽起來可能令人懷疑地像反重力,但蓋隆說,擬議的滑行完全依賴於廣義相對論。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廣義相對論實驗專家物理學家克利福德·威爾說,這個想法屬於引力潮汐的範疇,即不同距離引力強度的變化。“你會得到一些有趣的潮汐效應,”他說,但滑行概念仍然“看起來有點可疑”。

根據該團隊的說法,訣竅是確保振盪是不對稱的,就像尺蠖的爬行一樣,一個運動比另一個運動花費的時間更長。蓋隆說,一個真實的物體必須每秒振動十億次才能將其下落速度減慢1%。他補充說,這不會幫助動作英雄,但如果給予分子正確的非對稱性,分子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威爾說,這篇論文足夠有趣,值得有人全面檢查,使其徹底失敗或安全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