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壩能否證明其可持續性?

不丹希望新的水電站能夠幫助該國擺脫貧困,同時減少印度的汙染

普納倉曲,不丹——在這片不丹西部的山谷中旅行,彷彿回到了工業革命之前,道路兩旁只有森林、稻田和零星的農耕村莊。但再轉一個彎,寧靜的鄉村生活突然被轟鳴的機器聲所取代。

歡迎來到不丹普納倉曲一號水電站的施工現場。圍繞這個專案的爭論與這裡的建設一樣激烈。支持者稱這個和未來的水電站是幫助不丹擺脫貧困的唯一希望,而反對者則批評這些電站給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帶來了環境和社會成本。

近年來,不丹開始以驚人的速度開發其蜿蜒的河流。目前,它在夏季產生 1,480 兆瓦的水力發電量,足以點亮這裡幾乎每家每戶的燈。相比之下,1999 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不丹家庭用上了電。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不丹希望走得更快。這裡的政策制定者押注於水電——這已經是該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到 2020 年提供其一半以上的經濟產出。最大的客戶:其能源需求巨大的鄰國印度。

不丹水電部門的首席工程師卡爾瑪·策旺解釋說:“作為一個人口稀少的小國,我們沒有多少資源。水電是一種戰略資源,也是唯一能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照顧國家未來的資源。”

因此,在印度政府的支援和印度資金的資助下,不丹現在的目標是在十年末透過建設 10 個以上的專案,將其水電裝機容量增加 10,000 兆瓦。

流離失所的鳥類和家庭
其中一個專案是普納倉曲一號。一旦建成,一座水壩將在此處拔地而起,迫使河流透過隧道轉動渦輪機,為印度產生急需的電力,為不丹帶來急需的收入。但廷布皇家自然保護協會的生態學家麗貝卡·普拉丹表示,該國可能會失去白腹鷺。

白腹鷺的全球數量不足 200 只,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不丹大約有 30 只,其中大多數棲息在普納倉曲山谷沿岸。但自從水電站於 2008 年破土動工以來,普拉丹發現曾經穩定的鷺群開始減少。結果:這個極度瀕危物種變得更加瀕危。

不丹政府資助普拉丹的團隊嘗試圈養繁殖,以保護這些稀有鳥類,目標是在其他地方放生白腹鷺。但普拉丹懷疑這些棲息的鳥類是否能在新的環境中生存。更糟糕的是,她說,“不丹沒有一條河流沒有大型水電站。將它們遷往何處是一個大問題。”

同樣存在疑問的是不丹對一些人所說的“國民幸福總值”的追求。與國際同行不同,這裡的水電專案開發商幾乎不會讓家庭流離失所,這要歸功於該國陡峭的峽谷和稀少的人口。但當這種流離失所發生時,它會擾亂當地社群。

在加色措戈姆村,隨著普納倉曲一號預計將很快淹沒該地區,22 個家庭失去了家園,還有幾十個家庭不得不放棄農田。政府以現金、免費電力和與被淹土地面積相同的新土地來補償這些家庭,但村長塔什·廷利表示,許多村民仍然不高興,因為開墾新土地需要數年時間,因此過去兩年沒有人能夠收穫。

因此,政府與受影響家庭之間的爭端持續進行。廷利本人拒絕搬走,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所得與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不相等。

現金湧入
也有人從中受益。在水電站上游十幾英里的一個叫做洛貝薩的小鎮上,一些居民透過將空房間出租給建築工人來謀生。今年還開設了一家新的五金店,為向施工現場運送貨物的卡車司機提供服務。店長說:“生意非常好,超出我的預期。”

不丹官員還發現水電出口是一項不錯的生意。安裝的渦輪機將水流轉化為約 1.77 億美元的現金流,佔 2012 年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

此外,這些水電專案的建設幫助培養了該國以前從未有過的熟練勞動力。

正如杜魯克綠色電力公司主管多吉·蓬措克解釋的那樣,當不丹的第一個大型專案於 20 世紀 80 年代在西南部丘卡地區開放時,由於缺乏當地人才,他的公司不得不從印度進口工程師來運營該電廠。然而,經過多年與印度公司的合作,“我們現在有近 1,800 名員工;只有兩名是印度人。而這兩名印度人在我們在印度的辦事處工作,”蓬措克解釋說。

不丹水電部門的策旺說:“我們有一個願景,即有一天,我們可以從出口水電轉向出口水電專業人員。不丹將成為水電專業人員的中心,併為尼泊爾、緬甸乃至全世界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源。”

但一些人說,這一願景遠未實現。《不丹人報》編輯丹增·蘭桑說:“不丹的建築業被大型專案包圍,卻甚至不知道如何建造小型專案。”他將缺乏能力歸咎於當地公司學習和實踐小規模專案的機會很少,因為政府偏愛技術上可以做得更好的經驗豐富的印度公司。

蘭桑說,儘管水電具有長期利益,但不丹對水電的強力推動在短期內造成了經濟困難。一個例子是,其隨後對進口昂貴裝置和熟練勞動力的需求給不丹本已有限的財政能力帶來了壓力,導致可用於其他企業發展的資源很少。

氣候變化:一張不可預測的牌
其他業務的增長是迫切需要的。不丹計劃的水電專案預計到 2020 年只能帶來 7,000 個新的就業機會,這對青年失業率不斷上升的國家來說不是什麼好訊息。

開發水電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例如,由於通貨膨脹和地質意外,例如河岸下沉,普納倉曲一號的建設成本從最初的 350 億美元飆升至 940 億美元。反過來,這削弱了不丹水電出口與印度其他能源供應相比的價格優勢。

與此同時,氣候變化正成為一張不可預測的牌。專門研究不丹冰川的地質學家卡爾瑪·託布表示,重複的照片顯示該國的冰川正在嚴重退縮。儘管杜魯克綠色電力公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冰川融化僅佔不丹河流流量的 10%,但託布認為,10% 是唯一可以在旱季保持渦輪機運轉的水資源。

隨著氣溫升高,融化的冰川在山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不穩定湖泊,其中一些湖泊位於普納倉曲一號上方。工程師和科學家們正在爭先恐後地制定防洪準備措施,包括預警系統和降低危險冰川湖泊水位的措施。他們還試圖加固電廠,使其能夠承受冰川湖泊洪水造成的潛在衝擊。但策旺說,“我們可能無法拿出全面的解決方案,因為你不能過多地與大自然對抗。”

儘管如此,這個數十億美元的專案的建設仍在繼續,另外兩個同類型的水力發電站正在下游規劃中。普納倉曲山谷的河流正在迅速流動,承載著這個國家未來希望和恐懼的瘋狂旅程。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