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 (Amy Chua) 在出版了她的著作《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本書是一部回憶錄,記錄了她嚴厲的育兒方式。蔡美兒因其令人震驚的軼事而獲得了大量宣傳,例如她曾威脅要燒掉女兒所有的毛絨玩具,以懲罰她鋼琴彈得不好。蔡美兒聲稱,她的育兒技巧不僅是中國移民的典型做法,而且還解釋了為什麼平均而言,華裔美國人在教育方面優於其他族裔群體。
三年後,蔡美兒與她的丈夫兼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傑德·魯本菲爾德 (Jed Rubenfeld) 合作撰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對文化差異如何解釋群體在成功方面的差異提出了更大膽的主張。在《三重禮包:三種不太可能的特質如何解釋美國文化群體的興衰》(The Triple Package: How Three Unlikely Traits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Groups in America) 一書中,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認為,三種人格特質的獨特組合是成就背後的神奇公式。這三種特質是:相信自己群體優越的信念、傾向於不安全感以及控制自己衝動的能力。根據這本書,那些屬於強調這三種特質的文化的人往往會做得更好。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以摩門教徒、奈及利亞人、波斯人、古巴人、印度人、東亞人、黎巴嫩人和猶太人的更大成功為例,說明了他們理論的實際應用。
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書受到了強烈的反對,特別是來自亞裔美國人的反對,他們反對他們所認為的“模範少數族裔”刻板印象的延續——即亞裔美國人往往做得好是因為文化上強調職業道德、家庭價值觀和順從。(蔡美兒是中國人。)像所有刻板印象一樣,模範少數族裔刻板印象忽略了亞裔美國人內部的巨大多樣性,以及該群體中許多人面臨的挑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本書也受到了評論家的讚揚,他們稱讚其坦誠地討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美國的一些群體平均而言往往比其他群體做得更好?如果仔細研究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理論,就會發現它最終是心理上的而不是文化上的:他們提出,特定的人格特質組合可以解釋成功,並且他們認為某些群體的人更有可能擁有這些特質。聯合學院的心理學教授約書亞·哈特 (Joshua Hart) 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 (Christopher Chabris) 決定使用兩項研究,對超過 1200 名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成年人的線上樣本進行實證檢驗“三重禮包”假設。
研究人員特意選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美國人樣本,而不是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提到的成功群體的成員,因為這將為該理論提供更有力的檢驗。如果這三種特質的存在能夠預測成功,而與一個人的種族或文化群體無關,那麼人們可能會更自信地得出結論,正是這些特質的結合——而不是其他原因——導致了更大的成功。
三重禮包的第一個特質,相信自己群體優越的信念,是透過一個量表來衡量的,該量表詢問受訪者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諸如“與其他文化相比,我的文化最落後”之類的陳述。衡量不安全感(第二個特質)被證明有點複雜,因為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在他們的書中認為,不安全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自卑、危險感或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東西。因此,研究人員使用多個量表來衡量不安全感。他們將參與者在這些量表上的得分結合起來,並確定了以下三個不安全感因素:個人不安全感、有條件的自我價值感和家庭不安全感。對於第三個特質“控制”,他們使用了衝動性、盡責性和毅力的量表。
研究人員還透過詞彙和數學推理測試來衡量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儘管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理論並不強調智力,但過去的研究表明,一般的認知能力是成就和成功的最強預測因素之一。最後,為了衡量生活成功,哈特和查布里斯讓參與者報告他們的年收入、教育水平以及他們獲得的榮譽和獎勵。所有這些成功衡量標準都被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個單一的、綜合的“成功”變數。
研究人員使用迴歸分析來確定人格特質與自我報告的成功之間的關係強度。研究結果不支援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三重人格特質理論。報告最成功的參與者並不是那些在所有三種特質上得分都很高的人。相反,成功的最主要預測因素是認知能力和父母的教育程度。此外,與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理論直接矛盾的是,更大的個人不安全感與生活中更少的成功有關。
然而,也有一些孤立的發現支援了三重禮包假設的要素。在有條件的自我價值感方面得分較高的參與者報告了更大的成功。具有高度有條件的自我價值感的人傾向於更多地依賴外部環境,例如他人的讚揚,以便對自己感覺良好。那些對外部認可有高度需求的人會更加努力地實現外在的成功,這是有道理的。此外,群體優越感與獲得更高收入之間存在微小但顯著的相關性。換句話說,參與者對自己種族群體的傲慢程度越高,他們報告的收入就越多。儘管有這些支援該理論的個別發現,但哈特和查布里斯沒有發現一致的證據表明,正是這三種特質——群體優越感、個人不安全感和衝動控制——的獨特結合導致了更大的成功。
如果蔡美兒和魯本菲爾德的理論不能解釋某些群體的成功,那麼什麼可以解釋呢?哈特和查布里斯指出,儘管認為我們可以識別出一組可學習的特質來決定成功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幾乎沒有證據支援這樣的公式。“三重禮包”的想法可能看起來很引人注目,因為它似乎符合我們自己的個人觀察和關於移民的常見刻板印象。此外,該理論與成功取決於一個人的努力和個人品質,而不是一個人的環境的信念非常吻合。但是,據我們所知,成功最好由諸如聰明、盡責以及幸運地在經濟穩定的環境中長大等毫不奇怪的因素來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