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6年,南非生物學家羅德尼·傑克遜和他的現任妻子達拉·希拉德發表了三張“自畫像”,這將改變保護工作的程序。傑克遜和希拉德透過在尼泊爾一個 known to be frequented by snow leopards 的峽谷中隱藏一臺相機(配備了六伏電池、閃光燈和壓力墊)獲得了這些影像。他們花了561個夜晚才捕捉到三張鮮有人親眼見過的物種的照片。
傑克遜的創新是首次使用相機陷阱來監測野生雪豹,並最終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發現這種難以捉摸的動物並估計其種群數量的方法。2017年,一項估計(可能約為8000只)促使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從其瀕危物種名單中移除,此時距離雪豹被列入該名單已過去45年。 這一重新分類引起了爭議,因為相機陷阱僅覆蓋了該物種棲息地的 2%,並且土地開發、氣候變化和偷獵的威脅仍然存在。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為這個故事增添了新的曲折,該研究表明,相機陷阱的使用也可能誇大了雪豹和其他脆弱物種的種群數量。領導這項研究的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生物學家厄爾揚·約翰遜說,這一發現可能意味著“雪豹的數量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野生動物生物學家透過觀察雪豹皮毛上的斑點圖案來估計雪豹的數量,這些斑點圖案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獨特。(老虎的條紋等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斑紋也是如此。)在一個給定區域內,影像顯示的斑紋越多,推斷該區域內的個體就越多——或者至少這是普遍的假設。但約翰遜曾在蒙古研究雪豹 12 年,並隸屬於非營利組織雪豹信託基金,他說,這些圖案比通常認為的更難識別。他解釋說,不同的相機角度、光線水平和其他複雜因素可能會導致錯誤識別,從而使基於此方法的種群數量估計本質上成為“猜測”。*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9年,印度,雪豹正在檢查一個相機陷阱。圖片來源:印度自然保護基金會和雪豹信託基金
為了評估相機陷阱在識別個體動物方面的有效性,他和他的同事使用此類陷阱獲得了七個歐洲動物園中 16 只雪豹的影像。他們向四名訓練有素的觀察員和四名非專業人士展示了每隻貓的多張照片,發現兩組人都經常將同一只雪豹的不同影像錯誤分類為不同的個體。《科學報告》本月發表的研究聲稱,相機陷阱研究高估了雪豹種群數量達 35%。
約翰遜說,他認為全球老虎、美洲虎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數量也被誇大了。 “我認為所有物種都存在誤差,”他說。
其他專家也認為,對這種估計動物種群數量方法的擔憂可能是合理的。但他們認為,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誤算是否確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我們能夠就照片識別的平均準確性(或任何研究的準確性)得出任何確鑿結論之前,我們需要針對許多不同物種和同一物種的不同種群進行更多此類研究,以瞭解該問題延伸到何種程度,”瑞士非營利組織 KORA 的生物學家弗裡多林·齊默爾曼說。他出版了一本關於使用相機陷阱的最佳實踐的書籍,但未參與這項新的論文。
一些研究人員表示,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個體識別錯誤的問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瑪塞拉·J·凱利(她也未參與這項新的研究)使用人工智慧模式識別技術來區分她的美洲虎和虎貓大型資料庫中的斑點圖案。約翰遜表示,他對人工智慧持開放態度,但指出,由於與肉眼識別困難的部分原因相同,訓練軟體識別圖案仍處於進行中。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消失的珍寶”專案的大型貓科動物專家塔尼婭·羅森建議,在同一地點使用多臺相機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這可以提供多個角度進行比較。她沒有參與這項新的研究,並認為在她過去 12 年使用相機陷阱捕捉雪豹的工作中,雪豹的數量實際上被低估了。她說,當她和她的同事不確定一隻貓的身份時,他們會謹慎行事,不將其歸類為不同的個體。
約翰遜希望研究人員能夠標準化斑點和圖案的識別,以便所有專案都從相同的起點開始。“如果你閱讀相機陷阱論文,人們會非常確信我們可以識別個體。你不需要解釋它是如何完成的,而且從不承認可能存在錯誤,”他說。牛津大學動物學博士候選人盧塞羅·瓦卡(她正在墨西哥研究美洲虎,也沒有參與這項新的工作)對此表示贊同。“每次我們分享我們的發現時,我們都必須清楚地說明我們在估計物種丰度時考慮了哪些因素,”她說。“如果不是這樣,最終的估計將毫無意義——或者更糟糕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對脆弱物種做出高度有偏見的決定。”
*編者注(5/4/20):此段落已在釋出後進行編輯,以澄清厄爾揚·約翰遜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