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的功勳卓著的開普勒航天器在因裝置故障停工一年後,又重新開始工作了。
美國宇航局已經批准了開普勒的一項名為 K2 的新任務。 這臺望遠鏡原先的系外行星搜尋任務在 2013 年 5 月中斷,當時航天器四套維持方向的反應輪中的第二套發生故障,使其失去了精確的指向能力。
“這項批准為 K2 任務提供了兩年的資金,以繼續系外行星的發現,並引入新的科學觀測機會,以觀測著名的星團、年輕和年老的恆星、活動星系和超新星,”開普勒專案副經理查理·索貝克(Charlie Sobeck)今天(5 月 16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份更新報告中寫道。[圖集:開普勒行星的世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 K2 任務期間,開普勒將在每次持續約 75 天的觀測活動中,盯著地球軌道平面(稱為黃道)中的目標區域。團隊成員表示,在這種方向上,太陽輻射壓力可以幫助平衡航天器,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開普勒受損的指向能力。
“該團隊目前正在完成使用完整活動(第 0 次活動)的端到端測試,並正在為第 1 次活動做準備,這是計劃於 5 月 30 日開始的第一次 K2 科學觀測執行,”索貝克寫道。
耗資 6 億美元的開普勒任務於 2009 年 3 月啟動,其四年任務是確定類地行星在整個銀河系中有多麼常見。開普勒透過記錄行星從儀器的角度在母恆星前面經過時引起的微小亮度下降來尋找外星世界。
該任務非常成功,迄今已探測到超過 3,800 顆潛在的系外行星。後續觀測和分析證實了其中約 960 顆,這意味著開普勒已經找到了已知外星行星的一半以上。任務科學家預計,該任務超過 90% 的候選行星最終將被證明是真實的。
美國宇航局在航天器失去第二個反作用輪大約三個月後,於去年 8 月釋出了新的開普勒任務提案徵集。 K2 提案於 12 月進入了美國宇航局稱為“高階審查”的審查階段。
該機構每兩年進行一次高階審查;上一次評估天體物理任務的高階審查發生在 2012 年 4 月。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2014 年的高階審查除了開普勒外,還審查了哈勃、錢德拉、費米、NuSTAR、斯皮策、朱雀、雨燕、XMM-牛頓和 WISE 等太空任務。
目前,開普勒的執行和資料分析每年花費約 1800 萬美元。
版權所有 2012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