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的骨骼揭示了東非的海嘯威脅

新分析的遺骸描繪了一場毀滅性事件的範圍

Dig site near the Pangani River in Tanzania

坦尚尼亞潘加尼河附近的挖掘地點。

達維德·奧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發的海嘯從蘇門答臘島向外 surge,摧毀了東南亞的海岸線,但到達非洲時造成的破壞要小得多。此後,許多科學家認為東非部分地區的海嘯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在坦尚尼亞東北部潘加尼灣發現的一個有1000年曆史的沙層中,充滿了人類骨骼,這項新研究使巨浪的威脅重新受到關注。

為了補充達累斯薩拉姆大學考古學家多年來的實地考察工作,一個國際地質學家小組將其自身的沙層分析與計算機模擬的地震情景相結合。該小組發現證據表明,古代潘加尼灣的漁村被一場源自蘇門答臘-安達曼俯衝帶的海嘯摧毀,而該俯衝帶也是2004年強烈海嘯的源頭。新斯科舍省達爾豪斯大學的首席作者維托里奧·馬塞利是這項研究的《國家地理》探險家,該研究於5月在Geology雜誌上線上發表。在沙層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從海中捲入的微小海洋動物群以及無法歸因於疾病、暴力或傳統埋葬的破碎的人類骨骼。“綜合分析來看,海嘯是最好的解釋,”馬塞利說。

這項研究可以提供一系列資料點的第一個,這些資料點對於理解東非廣闊的未測繪海底和埋藏沙層沿線的海嘯風險程度是必要的。它也與在其他地方發現的證據相符:在印度洋的另一側,研究人員在許多遭受2004年事件最嚴重傷亡的沿海地區發現了類似的數千年曆史的海嘯沉積物。“[這項研究]最有趣的部分或許是它與我的一些同事在印度東海岸所做的工作非常吻合,”西北大學地震學家埃米爾·奧卡爾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貢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充分了解該地區的風險,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確定了開發商在這個快速城市化地區需要考慮的非常真實的自然災害。“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長期基礎設施專案,”研究合著者、厄勒姆學院地質學家安德魯·摩爾說。“這是一個召集令,去其他地方尋找海嘯沉積物。”

馬塞利說,額外的研究可以幫助未來的東非特大城市減輕風險:“目前,我們對整個非洲大陸的瞭解只有一個點。我們的主張是,‘看,我們發現了一些東西……讓我們回到東非,瞭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