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DNA 計算機活起來

利用生物分子的計算能力催生出微型機器,可以直接與活細胞對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當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構思通用可程式設計計算機的概念時,“計算機”一詞通常不是指物體,而是指人。那是 1936 年,從事計算機工作的人,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計算數字。圖靈設計的機器可以代替人做這項工作——一臺能夠計算任何可計算問題的機器——為計算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並且仍然是所有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但他從未明確規定應該使用什麼材料來製造它。

圖靈的純粹概念機器沒有電線、電晶體或邏輯閘。事實上,他繼續將它想象成一個人,一個拿著無限長的紙、一支鉛筆和一本簡單的說明書的人。他不知疲倦的計算機將讀取一個符號,更改該符號,然後根據其程式設計規則移動到下一個符號,並將一直這樣做,直到不再適用任何規則。因此,在 20 世紀 40 年代出現的由金屬和真空管制成的電子計算機,以及後來發展出的矽部件,可能是大多數人遇到的唯一“物種”的非人類計算機,但它們並不是計算機可以採取的唯一可能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