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光
波
粒子
雷射
引言
您可能聽說過光是由稱為光子的粒子組成的。像光這樣簡單的東西怎麼可能是由粒子組成的呢?物理學家將光描述為粒子和波。事實上,光波的特性是造成許多奇妙效果的原因,例如氣泡表面產生的彩虹色。要看到光表現得像波的戲劇性和令人費解的例子,您只需要三根自動鉛筆芯、一個雷射筆和一個暗室。
背景
聲音是波傳播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像池塘中的漣漪。在這兩種情況下,動能都透過物質傳播,而不會永久性地移動物質中的分子——相反,它使物質經歷壓縮(分子被推到一起)和稀疏(分子分散開來)的階段。想象一下揚聲器內部隨著音樂振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波相互接觸時,它們會表現出干涉:所有同相的波(同時稀疏或壓縮相同的粒子)會疊加在一起變得更強,而彼此異相的波(例如,一個波試圖稀疏介質中的粒子,而另一個波試圖壓縮相同的粒子)會相互抵消。這就是降噪耳機的工作原理——它們產生一個類似於造成不需要的聲音的波,但原始的稀疏和壓縮相位被翻轉的聲波。這具有減弱冒犯性聲波對空氣分子的影響的效果。因此,當它的能量到達您的耳朵時,您聽到的聲音更像是耳語而不是喊叫——或者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更像是安靜的嗡嗡聲。
衍射是波的另一個重要特徵:當波遇到小開口時,它們在穿過開口後會擴散開來。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我們將設定兩個狹縫,讓光波有機會在穿過它們時發生衍射。衍射波重疊的不同點應該展示一些建設性和破壞性干涉的酷炫圖案,您將親眼目睹光“相互抵消”的令人費解的效果。
材料
• 三根或更多根自動鉛筆芯(0.5 或 0.7 毫米)
• 雷射筆(紅色就可以,但綠色效果更佳。)
• 暗室
步驟
• 將房間變暗。
• 站在離牆約四英尺的地方。
• 用非慣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如果您是右撇子,則為左手)握住三根鉛筆芯。稍微分開它們,以便在鉛筆芯之間建立兩個微小的間隙。這些將充當您的衍射縫。
• 將雷射照射到您建立的狹縫中,並檢視牆壁上發出的光圖案。你看到了什麼?
• 擺弄鉛筆芯、雷射筆的位置以及您建立的狹縫的寬度。當您一切都正確時,您應該在鉛筆芯後面的牆壁上看到一個清晰的點狀圖案。
• 額外:嘗試使用更多鉛筆芯來建立更多衍射縫。新增更多狹縫如何改變投射到牆壁上的光圖案?
結果和觀察
雷射以平行波的形式發射,這些波是相干的,或彼此同相:所有的波峰和波谷都對齊。這與手電筒發出的光非常不同——光線既不平行也不彼此同相。雷射的波在穿過您製作的狹縫時會發生衍射,從每個狹縫中呈霰彈槍狀擴散開來。這使得它們在重疊時相互干涉。在某些地方,波會發生相長干涉,在牆壁上產生亮點。在另一些地方,波會相互抵消,導致您在光點之間看到的黑暗空間。
如果光只表現出粒子性行為,您將只在牆壁上看到與狹縫位置相對應的兩個點。奇怪的是,艾薩克·牛頓就是這樣理解光的:作為一股粒子流,就像一系列直線投擲的棒球。雙縫實驗提出的問題是,穿過一個孔的“棒球”似乎關心穿過另一個孔的棒球做什麼!在 19 世紀,科學家們認為光一定是波,但在目睹光表現出粒子性行為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光確實可以被描述為粒子(稱為光子)。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驚慌失措,聲稱,如果科學界接受愛因斯坦的理論,“光理論將被拋回不是幾十年,而是幾個世紀”!但科學家們最終得出結論,光既是粒子(光子)又是波。
將光的波函式視為對應於光子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出現的可能性。這使得更容易理解當光子的波相互干涉時,光子如何被迫到達牆壁上的某些位置。不太直觀的是,即使一次向兩個狹縫發射一個光子,它們在穿過狹縫後仍然表現出相同的波動干涉行為——就好像單個光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同時仍然到達一個位置!
更多探索 最初的雙縫實驗,來自 Veritasium
雙縫實驗詳解!吉姆·阿爾-哈利利,來自皇家學會
光的波粒二象性,來自 Education.com
楊氏雙縫實驗,來自 YouTube
氣泡顏色,來自探索館
此活動由 Education.com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