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2006年發現的一顆超強超新星可能再次爆發。SN 2006gy 的亮度是典型超新星的 100 倍,並以全強度持續了驚人的三個月。為了解釋這次大規模爆發,研究人員援引了一種稱為“對不穩定性”的機制,在這種機制中,恆星內部的高能伽馬射線會轉化為電子和正電子對,從而耗盡通常有助於維持其內部壓力的恆星能量。這種消耗會導致過早坍縮,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光。天體物理學家現在報告說,SN 2006gy 的亮度變化符合脈動對不穩定性模型。在這種情況下,一顆 110 太陽質量恆星的初始內爆會釋放出相當於幾個太陽質量的物質,然後點燃恆星的碳和氧燃料,暫時阻止坍縮。大約七年後,對不穩定性將導致第二次崩潰,這將釋放出較小但速度更快的物質脈衝。這項研究發表在 2007 年 11 月 15 日的《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