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論和暴脹宇宙學簡史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將引力等同於時空曲率。

1929年:埃德溫·哈勃首次測量得出宇宙正在膨脹的結論。

1932年:理查德·托爾曼研究了振盪迴圈宇宙的熱力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49年:弗雷德·霍伊爾創造了“大爆炸”一詞。

1965年:羅伯特·迪克、詹姆斯·皮布林斯、P.G.羅爾和D.T.威爾金森對新觀測到的宇宙背景輻射進行了詮釋。

1969年:喬治·埃利斯、斯蒂芬·霍金和羅傑·彭羅斯推匯出大爆炸的奇點定理,證明廣義相對論必然失效。

1981年:艾倫·古思提出了暴脹宇宙的早期版本。

1982年:安德烈·林德、安德烈亞斯·阿爾布雷希特和保羅·斯坦哈特將暴脹置於更堅實的基礎上。

1983年:安德烈·林德提出了一個混沌暴脹宇宙模型。

1992年: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透過COBE衛星識別出宇宙背景輻射中的漲落。

1993年:加布裡埃萊·韋內齊亞諾和毛裡齊奧·加斯佩里尼基於弦論的思想提出了他們的“前大爆炸”宇宙學。

1996年:彼得·霍拉瓦和埃德·威滕構建了一個11維弦理論。

1998年:索爾·珀爾馬特及其同事進行了超新星觀測,表明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


返回可回收的宇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