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歌手的腦部掃描揭示了創造力

一位研究人員表示,說唱過程中“執行功能”的放鬆,允許更自然的非專注注意力和不受審查的過程發生——這可能是創造力的標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說唱歌手在腦部掃描器中即興創作韻律,為人們深入瞭解創作過程提供了機會。

自由說唱,即表演者透過將未經排練的歌詞串聯在一起即興創作歌曲,是嘻哈音樂中一項備受推崇的技巧。但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美國國家聾啞和其它交流障礙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劉思源和艾倫·布勞恩及其同事,並沒有在俱樂部觀看錶演,而是讓 12 位說唱歌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機器中進行自由發揮。

藝術家們還背誦了研究人員選擇的一組記憶中的歌詞。透過比較說唱歌手在自由發揮期間的腦部掃描圖與在背誦期間的腦部掃描圖,他們能夠看到大腦的哪些區域在即興創作過程中被使用。該研究今天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結果與之前的成像研究相似,在之前的研究中,布勞恩和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生兼音樂家查爾斯·林布,查看了爵士音樂家的 fMRI 掃描圖。兩組藝術家在即興創作期間,其額葉部分(稱為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都較低,而在另一個區域(稱為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則增加。被發現“失活”的區域與調節其他大腦功能有關。

布勞恩說:“我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執行功能’的放鬆,允許更自然的非專注注意力和不受審查的過程發生,這可能是創造力的標誌。”

他補充說,這種說法“在文獻中有點爭議”,因為一些研究發現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在創造性行為中被啟用。他認為,這種差異可能與選擇代表創造力的任務有關。在發現啟用的研究中,這些活動——例如需要回憶的活動——實際上可能不那麼具有創造性。

布勞恩說:“我們試圖堅持更自然的創造性處理,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會看到背外側區域的活動減少。”

降低音量
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大學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家雷克斯·榮格也研究了腦結構與創造力之間的聯絡,發現一些額葉結構的體積與創造力之間存在反比關係。“我們的一些結果暗示了額葉的這種下調是為了服務於創造性認知。[最新的論文] 似乎真的把所有東西都整合在一起了,”他說。“我對這些發現感到興奮。”

榮格說,這種下調可能適用於其他非音樂領域的創造力,包括科學。

這些發現還解釋了為什麼新音樂可能對藝術家來說似乎是自發創作的。作者寫道,由於大腦的側前額葉區域的參與較少,表演對它的創造者來說似乎是“發生在有意識的意識之外”。

該研究的合著者、以 Open Mike Eagle 的名字說唱的邁克爾·伊格爾同意:“這就是那種即興創作的本質。即使是我們這些做這件事的人,也不能 100% 確定我們是從哪裡獲得即興創作的靈感的。”

劉說,研究人員現在正在研究他們無法與自由發揮者一起探索的問題,比如創造性靈感最初爆發後會發生什麼。

他說:“我們認為創造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自發的即興創作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可以產生新的想法。我們認為還有第二個階段,即某種創造性的修訂過程。”

研究人員還想研究在藝術風格相似的專家和業餘愛好者(如詩人或故事講述者)之間,創造力的差異如何。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 2012 年 11 月 15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