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許多研究表明,練習可以重塑大腦。但有時,數小時的練習可能會使大腦發生過度變化,例如在音樂家肌張力障礙中,大腦中肌肉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精確的動作不再可能。例如,在鋼琴家身上,每次他們試圖敲擊琴鍵時,手指可能會不自主地向內緊抓。這種情況需要數年才能發展,但新的研究表明,只需 15 分鐘的治療就可以重組大腦,讓音樂家再次演奏。
由倫敦大學學院的卡琳·羅森克蘭茨領導的團隊對患有肌張力障礙的鋼琴家的單個手部肌肉施加振動,使每塊肌肉進行幾輪兩秒振動,然後休息兩秒。這項 15 分鐘的方案立即改善了演奏水平,使其與沒有肌張力障礙的鋼琴家相當。
該團隊使用經顱磁刺激 (TMS) 研究了改善背後的腦部變化,這是一種非侵入性技術,可以增強大腦精確目標區域的活動。研究人員刺激了手部一塊肌肉對應的區域,同時測量該肌肉中的電訊號,以觀察當他們對其他手部肌肉施加振動時,這些訊號如何變化。在肌張力障礙中,啟用一塊肌肉會意外地啟用周圍的其他肌肉,因為每塊肌肉的大腦區域並不清晰。治療後,研究人員證實,分配給每塊肌肉的神經區域之間劃分出了更清晰的界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雖然如果恢復舊的練習習慣,肌張力障礙可能會復發,但新療法提供的暫時改善可能會讓患者有機會學習新技術或改變他們的習慣,從而避免復發。“你必須重新訓練大腦來控制這種[疾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物理治療師南希·拜爾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拜爾治療音樂家、運動員、流水線工人和密集打字人員(如軟體工程師或作家)的肌張力障礙。她指出,過度練習本身可能會導致重複性勞損,但通常需要加上焦慮、壓力或遺傳因素才會使人傾向於肌張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