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34歲的壯年,思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敏捷。名字記不住,統計資料溜走,記憶力衰退。這僅僅是步入衰老漫長旅程的第一步;到74歲時,如果我能活到那個年紀,我可能幾乎什麼都記不住了。這個年齡是一項長期研究中 2802 名老年人的平均年齡,他們最近參與了這項研究,目的是看看是否可以採取任何措施來逆轉這種與年齡相關的思維衰退。好訊息是:有辦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雪莉·威利斯領導了一個科學家團隊,跟蹤了這群年齡在 65 歲及以上、在 1998 年至 2004 年間仍獨立生活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來自各行各業、各個種族和美國各地,包括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底特律、波士頓和其他主要城市。他們在研究開始時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認知障礙的跡象。
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大約 700 人:三組分別接受記憶力、推理能力或處理速度方面的訓練,一組作為對照組(沒有特別指導)。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邁克爾·馬爾斯克是該研究的合著者,他說:“我們想評估訓練不僅對心理功能的影響,還想評估訓練對人們執行某些日常活動能力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訓練組的老年人被分成大約四人的小組,在五個星期內接受 10 次一小時的培訓課程。記憶力訓練包括記憶單詞列表或文字的記憶策略,例如關聯各種單詞、將它們形象化或以特定方式組織它們。推理訓練教他們如何發現一系列中的模式,例如“a c e g i...”。研究人員透過反覆練習來提高受試者的處理速度,即在螢幕上以越來越短的曝光時間識別物體。
在接下來的五年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評估他們的技能,並報告培訓是否有助於日常任務。他們還獨立評估了受試者在諸如在藥櫃中尋找物品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後,87% 的速度訓練者、74% 的推理訓練者和 26% 的記憶力訓練者表現出立即的提高。這種相對於未受過訓練的同齡人的優勢在接下來的五年中持續存在。馬爾斯克說:“我們能夠讓他們從需要將近一秒鐘才能感知[螢幕上閃爍的物體],到需要不到四分之三秒。” “接受記憶力訓練的小組能夠記住一個包含 12 到 15 個單詞的列表中,比未接受訓練的人多記住大約三到四個單詞。”
此外,受訓者中的小組在最初的努力之後的一年和三年又接受了額外的“強化”培訓。這些人表現最好,尤其是那些在處理速度小組中的人。馬爾斯克指出:“他們在執行諸如在食品儲藏室中尋找物品、找零[購買]、查詢號碼或閱讀藥物說明等任務時,表現得明顯更快、更有效率。”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訓練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幾乎所有對照組遭受的認知衰退;到第五年,受訓者和未受訓的同齡人之間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技能差距。這項研究帶來了希望,即簡單的腦力鍛鍊可能在預防痴呆症和其他目前困擾全球至少 2400 萬人的認知衰退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但這不像繼續做你喜歡的縱橫字謎或數獨謎題那麼簡單,大腦必須不斷地被拉伸和挑戰。馬爾斯克說:“為了推動這種效果,你必須練習你不喜歡的事情或你不經常練習的事情。” “我們希望找到使這些培訓計劃更廣泛地提供給人們的方法,並開始鼓勵更像腦力鍛鍊的東西。” 也許我和我們所有人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