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兩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黑猩猩的大腦顯示出許多與人類大腦的相似之處。《行為神經科學》雜誌 12 月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動物的大腦左右半球之間存在差異,與人類非常相似。此外,似乎用手習慣的神經學基礎並非人類獨有。
耶克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哈尼·D·弗里曼和她的同事利用磁共振成像 (MRI) 掃描了 60 只黑猩猩的大腦,並測量了大腦邊緣系統的兩個關鍵區域:海馬體和杏仁核。他們發現,海馬體(對學習和空間記憶等至關重要)是不對稱的——右半部分明顯大於左半部分。更重要的是,雄性黑猩猩的差異大於雌性。另一方面,杏仁核的左右半部分大小沒有差異。這兩種模式也都是人類大腦的特徵。“邊緣系統的不對稱性提升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不對稱性是所有靈長類動物神經系統的基本方面,並適用於大腦中更原始的系統,”研究報告的合著者、貝里學院和耶克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威廉·霍普金斯評論道。
霍普金斯也是第二篇研究黑猩猩用手偏好的論文的合著者。研究人員觀察了 66 只動物,並將大腦解剖結構與三種用手習慣的測量方法聯絡起來:抓握、進食和從管子中取出花生醬。他們發現,黑猩猩的用手偏好與大腦中與運動任務相關的兩個區域的不對稱性有關,即顳平面和中央前回。作者寫道,研究結果“表明,用手習慣的神經生物學基礎早在五百萬年前就已進化,並且獨立於與語言和言語相關的系統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