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必須不斷篩選傳入刺激的相關性。如果沒有這種篩選,大腦很快就會被我們每天經歷的大量刺激所淹沒。一些最深刻的刺激——例如其他人的面孔——會觸發情緒反應,但在大腦努力解決問題時,有時必須抑制恐懼甚至快樂。新的研究表明,大腦是如何完成這項任務的。
大腦中稱為杏仁核的結構透過向控制交感神經系統的下丘腦傳送訊號,在產生和維持恐懼等情緒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杏仁核在大腦中的鄰居包括前扣帶皮層,神經科學家認為它控制著各種所謂的執行過程,例如決定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哪裡。這部分皮層的吻側區域(底部靠近前方的區域)與杏仁核直接相連,一些人推測,前者可能在監測情緒狀態方面發揮作用,允許它們在適當時蓬勃發展,但在不適當時抑制它們。
然而,設計一個檢驗這一假設的測試已被證明具有挑戰性。斯坦福大學的阿米特·埃特金和他的同事們轉向了一項關於大腦衝突的經典研究——斯特魯普任務——其中顏色名稱和該名稱字母的顏色要麼匹配,要麼不匹配。他們對其進行了調整,以創造情緒衝突:將顯示特定情緒狀態的面孔與寫在面孔上的詞語配對,這些詞語要麼識別該狀態,要麼不識別,例如在微笑的面孔上顯示“恐懼”。在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掃描時,19 名受試者盯著 148 個版本的配對,點選一個按鈕以表明該人是高興還是害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受試者在看到衝突影像之前先看到其他衝突影像,他們就能更快地解決衝突影像,這表明大腦正在為這種衝突解決做好準備。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顯示,情緒圖片實際上激活了杏仁核,但當面孔和文字不一致時,吻側前扣帶皮層 (rACC) 也被啟用並抑制了這種情緒控制結構的啟用。“例如,如果有人晚上走在空曠的街道上,聽到附近傳來一聲巨響,杏仁核會立即亮起來,”哥倫比亞大學的 Joy Hirsch 解釋說,她是 9 月 21 日出版的《神經元》雜誌上發表該結果的論文的資深作者。“一旦確定了來源,rACC 就會確定是否需要採取行動。例如,如果是車門砰的一聲關上,rACC 就會關閉杏仁核。”
然而,這些角色有可能被顛倒:杏仁核習慣性地抑制 rACC,然後在情緒活動減少時放鬆 rACC。但是,rACC 在評估這些刺激時似乎總是會被啟用,對 10 名接受相同測試的不同受試者進行的皮膚電導測試表明,當 rACC 受到抑制時,交感神經系統確實不太活躍。這一發現表明,對感知到的威脅存在兩階段反應,以及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可能出現的功能障礙。這可能僅僅是大腦的執行部分之一未能安撫其情緒化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