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什麼一些成年人儘管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反證仍然相信創造論?在《相信:幻想、恐懼和信念的神經科學》(Prometheus Books,2013年)中,精神病學教授邁克爾·麥奎爾報告說,我們的大腦被設計用來創造關於我們所處世界的信念,即使是錯誤的信念。這些態度通常在我們有意識的控制之外形成,並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通過了解這個系統的缺陷,麥奎爾希望我們能夠學會質疑,甚至改變我們的想法。
然而,挖掘我們內心的懷疑論者可能很困難,尤其是在面對日益複雜和具有說服力的神經營銷策略時。在《大腦推銷術:當科學遇見購物》(Nicholas Brealey,2014年)中,心理學家和神經營銷專家大衛·劉易斯向我們揭示了廣告商如何利用我們的情緒,使用氣味、顏色、朗朗上口的口號、無意識的偏見,甚至是潛意識資訊,來讓我們購買商品。例如,星巴克試圖利用我們的情感,不一定是出於對優質咖啡的熱愛,而是透過創造“溫暖和社群的感覺”,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寫道。劉易斯說,對抗這些策略的最佳方法就是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但是僅僅意識到是不夠的。在《思考:你為什麼要質疑一切》(Prometheus Books,2013年)中,記者蓋伊·哈里森說,我們也必須成為懷疑論者。哈里森討論了每個人如何帶有個人偏見,進行有缺陷的思考,並且記憶回憶不完善,這就是為什麼採用批判性思維策略至關重要。哈里森說,學會質疑我們的看法並進行自己的研究,不僅對我們的大腦有益。它還有助於我們抵抗操縱並做出更理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