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困擾的實踐
心理診療:我們目前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真的有效嗎? 作者:理查德·P·本塔爾。 紐約大學出版社,2009 年(29.95 美元)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理查德·P·本塔爾認為,儘管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取得了進展,但今天的治療並沒有比半個世紀前讓患者的情況更好。在他的挑釁性著作《心理診療》中,本塔爾抨擊了傳統的精神病學領域,認為它的運作方式“非常不科學”,並且實際上未能幫助患有精神問題的患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但本塔爾說,困擾精神衛生保健領域的不僅僅是治療方法;診斷本身也可能同樣成問題。他認為,這是因為當前對精神病問題進行分類的系統從根本上是錯誤的。例如,許多患者同時表現出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模糊了這兩種疾病之間的界限。因此,這樣的診斷“在科學意義上與星座運勢差不多”。
《心理診療》是一本非常易懂且組織良好的書,但真正引人入勝的是本塔爾的患者故事所提供的對精神疾病世界的窺探。他的敘述說明了一個觀點,即傳統的方法常常讓醫生在黑暗中盲目摸索。有些故事非常令人費解,以至於很難理解它們是如何發生的。一個例子是安德魯,他被帶到一家機構進行精神病學檢查。據推測,為了找到符合診斷的行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專注於安德魯“過度禮貌”這一事實。因此,將他留在機構中的原因之一變成了弄清楚他的禮貌是“他正常人格的一部分還是他的疾病”。
那麼,精神衛生保健要走上正軌需要什麼呢?本塔爾認為,部分答案是考慮到最有可能導致精神問題的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ые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а。但他表示,我們應該關注個體症狀,而不是試圖做出諸如精神分裂症之類的廣泛診斷。例如,研究已經闡明瞭可能導致妄想症發展的潛在經歷。然而,這種方法將需要“完全重新思考精神病護理的價值觀和目標”。
一部卓越的鉅著
《人腦之書》 作者:麗塔·卡特。多林 金德斯利出版社,2009 年(40 美元)
不要讓豐富多彩的插圖欺騙你,讓你認為這本書是給孩子們看的。《人腦之書》在其超大的封皮之間包含了驚人的資訊量,對於複習基礎知識的專家和希望更多瞭解大腦的新手來說,都既有趣又有啟發性。
這本佳作可以作為解答與大腦相關問題的參考,從複雜器官的功能和結構到可能影響它的疾病。本書創新的圖形和圖表還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觀察大腦的方式;例如,其中一個部分在一個圖形化的頭部中分離並展開了各個層,使讀者能夠檢視構成頭部和頸部的解剖結構,包括腦幹、顱骨和編織在頭皮下方的複雜神經網。
《人腦之書》也只是瀏覽起來很有趣,這要歸功於其中與我們每個人現實生活相關的各種主題,從關於我們如何感知疼痛的部分,到慾望和獎勵的神經生物學,再到創造性過程如何改變大腦的化學性質。在考慮參考書時,“有趣”可能不是一個經常想到的詞;這就是為什麼《人腦之書》證明了自己在教育類文字中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