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垃圾 DNA

來自《大眾科學》的書籍和推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垃圾 DNA:基因組暗物質之旅
作者:Nessa Carey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15年(29.95美元)

當人類基因組首次被測序時,其中 98% 被認為是“垃圾”,因為它不編碼蛋白質,因此似乎缺乏目的。然而,近年來,研究人員意識到這些 DNA 片段也很重要:首先,對它們的改變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在記錄我們對垃圾 DNA 的已知和未知時,生物學家 Carey 做了一個恰當的比喻,將其比作暗物質。正如宇宙似乎包含我們看不見也無法理解的質量,但它仍然對正常物質施加拉力一樣,我們基因組的神秘部分對更直接的 DNA 元素的運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事實上,遺傳垃圾遠非無用,它可能是將人類與不太高等物種區分開來的原因。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2 卷 第 3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垃圾 DNA”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2 卷 第 3 期(),第 72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15-72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