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的 CST-100星際航線 載人飛行器今天上午(11月4日)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成功完成了一項關鍵的安全測試。
這次演習被稱為發射臺逃逸測試,旨在檢查飛行器在工程師注意到可能危及發射的火箭異常情況時,將宇航員安全送離的能力。這種情況意味著在發射臺逃逸測試期間,太空艙必須快速加速,以便從靜止狀態開始將人類安全送離。
“這太棒了,”波音公司發言人傑西卡·蘭達在測試直播中說。“初步跡象表明,我們今天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發射臺逃逸測試。”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測試發生在位於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32號發射複合體。波音團隊為這次測試安排了三個小時的發射視窗,儘管太空艙在空中只停留了一分多鐘。發射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 7:15(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9:15,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415)。
所有三名將乘坐星際航線首次載人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演示任務)的宇航員都出席了今天的測試。
“我們希望我們永遠不需要使用這個系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邁克·芬克說。“我們知道在今天的測試之後,我們將能夠安全脫身,然後回來改天再試。”
波音公司希望這三人明年能夠飛行。“感覺真的非常接近了,這太令人興奮了,特別是能來到這裡參加測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妮可·曼恩說。“像今天這樣的重大里程碑表明,我們正在越來越接近目標。”
對於今天的測試演習,太空艙配備了一個擬人化的測試假人,該假人配備了感測器,以收集資料,這將有助於波音工程師評估測試結果。
在測試期間,星際航線太空艙被程式設計為在短短 5 秒內達到 650 英里/小時(1,046 公里/小時)的速度。航天器上的發動機在 10 秒內斷斷續續地啟動,以便將太空艙從發射臺和假設的不穩定火箭上帶走。
“我希望你沒有眨眼!”蘭達說。“那東西確實從測試臺上射出去了,不是嗎?”
然後,航天器調整姿態,並在大約 25 秒的過程中分三批釋放了一系列降落傘。降落傘對於乘員安全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既減慢了太空艙的速度,又調整了航天器的姿態以實現安全著陸。
這些降落傘分三批釋放:兩個減速傘、三個引導傘和三個主傘。在今天的測試中,最後一類降落傘只部署了兩個,但蘭達說,這在飛行器可接受的安全條件範圍內。
在程式進行大約 60 秒後,星際航線太空艙拋棄了隔熱罩並部署了安全氣囊,以進一步緩衝著陸。
蘭達表示,星際航線太空艙旨在將乘員送回陸地,部分原因是為了使飛行器更容易重複使用。然而,在真正的發射臺逃逸中,從星際航線在佛羅里達州的發射場起飛,發射臺逃逸將觸發在大西洋上空著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言人丹·休特表示,今天的測試地點與幾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 獵戶座載人艙 進行相同演習的地點相同。
波音公司星際航線飛行器的下一次發射,即其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無人演示任務, 計劃於 12 月 17 日 從佛羅里達州發射。
版權所有 2019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本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