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海岸的藍鯨似乎已從數十年的捕獵中恢復過來,這讓將它們列為受威脅物種的研究人員和監管機構感到驚訝。
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這種已知存在過的最大動物,曾因捕鯨而遭到嚴重破壞。除了全球捕鯨禁令之外,由於人們普遍擔心與船舶碰撞對其長期生存的影響,美國現在也對藍鯨的捕獵行為進行了法律保護。
根據《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東北太平洋的藍鯨種群被認為是“枯竭”的,該物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權威“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並且也被納入了《瀕危物種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但是,在今天發表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雜誌上的一項令人驚訝的發現中,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一個團隊認為,目前東北太平洋約有 2200 頭藍鯨,這可能達到了生態系統實際可支援規模的 97%。
首席作者兼漁業研究員科爾·莫納漢表示,儘管商業捕鯨活動在 1971 年就已結束,並且這些藍鯨的當前種群數量“相當明確”,但“跡象表明它尚未恢復,並且有某種因素在阻止它恢復”。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與快速行駛的船舶發生致命碰撞是美國藍鯨數量受到抑制的原因之一。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項引人注目的運動正在尋求將航運路線移離已知的藍鯨覓食地。
復甦之路
為了追蹤鯨魚數量隨時間的變化,該團隊使用已知的種群規模估計值以及包括船隻數量和獵人捕獲的鯨魚數量在內的資料,建立了東北太平洋種群模型和船舶撞擊的影響模型。他們發現,東北太平洋的種群基本上已恢復到捕鯨前的水平。
該研究的合著者、同樣來自華盛頓大學的漁業研究員特雷弗·布蘭奇表示,目前因船舶撞擊造成的鯨魚死亡人數可能約為每年 11 頭。這仍然高於每年3.1頭(被確定為合法捕殺的動物數量)——但即使如此,這也不太可能危及該種群的生存,他說。
7 月,另一組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州附近對 150 多頭藍鯨進行了衛星標記,發現它們在與航運路線重疊的區域花費了大量時間覓食。俄勒岡州立大學紐波特分校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員丹尼爾·帕拉西奧斯是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說,這篇論文“表明北美西海岸藍鯨在夏末和秋季的最大集中地與往返於洛杉磯和舊金山港口的貨船所使用的航道相吻合”。
他補充說:“[莫納漢] 論文中的分析是一項有用的練習,它為不同情況下船舶撞擊可能對種群產生的影響提供了界限。”但是,他指出,“準確瞭解實際發生多少次船舶撞擊並不容易,因為它們的數量每年都在變化,而且可能只有少數幾次撞擊被觀察到並記錄下來。因此,有必要採取謹慎的預防性管理措施。”
航運轉移
所有這些研究都引發了人們對是否需要採取措施來移動航道和控制船速的質疑。布蘭奇表示,最終是否放棄減少船隻與鯨魚之間碰撞的努力,取決於政策制定者。“我個人的觀點是我們不希望藍鯨受到任何船舶撞擊。無論撞擊多少次,這都是一場悲劇,”布蘭奇說。
藍鯨專家兼非營利組織 Great Whale Conservancy 的聯合執行董事邁克爾·菲什巴赫表示,最新的論文是“一項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但他質疑,鑑於人們對這種動物的生活史知之甚少,是否有可能說藍鯨種群已經真正恢復。
他說,他認為每年因船舶撞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 11 人。動物死亡時往往會沉沒,這使得很難衡量航運造成的死亡率。此外,即使沒有被殺死的動物也可能因其受傷而遭受痛苦。菲什巴赫堅持認為,加利福尼亞州的航運路線應移出藍鯨的覓食地。
“這篇論文可能會使短期內移動航道變得更加困難。那真的太遺憾了,”菲什巴赫說。
但布蘭奇認為,他團隊的論文可以成為“海洋樂觀”的一個閃光榜樣——它向人們展示了保護海洋環境是可能的。雖然其他一些鯨魚物種正在恢復,但“很少有物種像這個物種一樣恢復得如此之多”,布蘭奇說。
他補充說:“我很高興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藍鯨種群[恢復]。作為加利福尼亞州發生的事情的一個訊號,這真是太棒了。”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4 年 9 月 5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