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水怪”微生物用奇異的伸縮頸部捕獵

一種微生物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內長出一個長度是其身體 30 倍的頸部。摺紙摺疊解釋了這是如何實現的

A modern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mous Loch Ness Monster hoax photo from 1934.

1934 年著名的尼斯湖水怪惡作劇照片的現代重建。

Max2611/Getty Images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單細胞生物Lacrymaria olor使用了一種最奇特的捕獵技巧。它橢圓形的身體大約 40 微米,末端有一個小突起。當它探測到食物時,它會在幾秒鐘內將這個“頸部”伸展到自身體長的 30 倍左右,以便抓住遠處的獵物,這一動作使它看起來像尼斯湖水怪。但是,L. olor 如何在沒有巨大的拉伸力撕裂其細胞膜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到目前為止一直是一個完全的謎。專家懷疑,該生物體一定在某處儲存了這種進食器官的額外長度,以便能夠如此迅速地將其收回。

現在,斯坦福大學的 Eliott Flaum 和 Manu Prakash 似乎已經解開了這個謎團。正如他們在科學雜誌上報道的那樣,單細胞生物的細胞膜和內部結構像摺紙一樣摺疊,可以很容易地拉開和重新摺疊在一起。兩位研究人員寫道,這意味著膜上的力和能量成本非常低。L. olor 在其一生中伸展頸部約 20,000 次而沒有發生意外。

Lacrymaria oval body with small extention at the end.

Lacrymaria olor(尼斯湖微生物)的長頸部蘊藏著幾個生物力學秘密。

Picturepest/Flickr (CC BY 2.0)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微小的單細胞生物不尋常的捕獵技巧帶來了一系列潛在的問題。通常,要如此劇烈地變形細胞膜需要大量能量——而且按照 L. olor 伸展頸部的速度,該生物體將無法產生足夠的新膜材料。雖然頸部必須非常靈活才能實現快速移動,但它也必須同時堅硬和穩定,以使其不會在第一次有機會時就簡單地折斷。L. olor 透過將其頸部的膜摺疊成多層來解決所有這些問題。

膜的摺疊線具有複雜的彎曲幾何形狀,使其能夠展開成圓柱體。在摺疊的膜下方是一個螺旋纏繞的管狀網路,這些管狀網路與膜一起摺疊,反過來又有助於有序的摺疊和展開。該原理類似於所謂的吉村摺紙,其中圓柱體由摺疊菱形網格組成,可以拉伸和摺疊起來。然而,仍然有一個問題沒有解答:當微米級物體在水中相互移動時,會產生排斥力,因此突出的頸部應該會導致獵物漂走。為什麼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尚不清楚——圍繞 L. olor 的所有謎團尚未解開。

本文最初發表於《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並經許可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