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對抗猛獁象:北美洲巨獸消失的新罪魁禍首

一位科學家發現了北美洲巨河狸、劍齒虎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消失的新線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熊一般大小的河狸、猛獁象、馬、駱駝和劍齒虎曾經在北美洲漫步,但到 11,000 年前,大多數此類大型哺乳動物已經滅絕。 至今,專家們仍在爭論是什麼導致了這次晚更新世的滅絕:氣候變化、人類過度捕獵、疾病——還是其他原因? 加利福尼亞州雷德蘭茲市聖貝納迪諾縣立博物館的古生物學館長埃裡克·斯科特 (Eric Scott) 認為是其他原因:即,野牛從歐亞大陸的遷徙。

斯科特憑藉自己正在進行的挖掘以及可追溯到 19 世紀的挖掘資料表示,野牛早在 22 萬年前就出現在北美洲,並在整個更新世剩餘時間內遍佈整個大陸,而更新世時期氣候變化導致食物和水資源稀缺。 他在去年春天在《第四紀國際》雜誌上首次正式提出這個想法,推測野牛可能在那段時間贏得了足夠的食物和水資源爭奪戰,從而與氣候變化共同成為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

斯科特最初的“啊哈!”時刻是在 1990 年代初期在加利福尼亞州穆列塔鎮附近挖掘時發生的。 多年前,他在附近 76 萬年至 250 萬年前的地層中挖掘時,沒有發現野牛的蹤跡,只發現了馬,並想知道:“當野牛出現並吃掉它們的食物時,馬是怎麼想的?” 因此,當他的團隊在穆列塔附近的鑽石谷湖的晚更新世地層中挖掘時,距離他沒有發現野牛的地方僅數英里,並且發現了野牛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化石時,他認為自己可能找到了答案:“這讓我意識到,隨著野牛遷徙到這些地區並且數量增加,它們對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種群的影響可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 斯科特現在正在收集美國其他地區的資料,以確保他在西南部觀察到的模式在其他地方也成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斯科特推測,野牛可能比其他大型食草動物具有多重優勢。 例如,它們多個胃可能使它們能夠從食物中提取最大的營養。 而且它們不必贏得每一場戰鬥。 相反,例如,它們可能使哺乳期的母親營養不良,足以導致種群崩潰。 由於沒有大型食草動物可吃,恐狼、美洲獅和其他食肉動物也會餓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