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眼睛大小預示著棲息地喪失的脆弱性

一份失落的“寶藏”鳥類樣本揭示了眼睛形狀如何隨環境變化

Orange chestnut-crowned gnateater.

在秘魯野外考察中研究的栗冠蟻鶇。 

伊恩·奧斯普雷和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對於大多數鳥類來說,眼睛對於飛行生活至關重要。它們為在茂密樹枝間進行的瞬間特技飛行提供資訊,並精確定位遠處的捕食者或獵物。然而,當研究鳥類如何適應我們快速變化的世界時,鳥類學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眼睛大小,而偏愛翅膀長度和喙形等特徵。不過,現在,一份失落的“寶藏”般的鳥類眼球測量資料提供了新的視角。

1982年,芝加哥大學研究生斯坦利·裡特蘭使用醃製過的博物館標本,細緻地測量了近2800種鳥類的眼球,佔所有陸地鳥類的三分之一。他從未發表過他的資料,但佛羅里達大學和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生伊恩·奧斯普雷剛剛重新審視了這些資料。奧斯普雷的分析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支援了之前在秘魯進行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小眼睛的鳥類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棲息地。

奧斯普雷說:“我們能夠展示眼睛大小、鳥類使用的棲息地型別、它們的覓食行為以及它們在世界上的居住地之間的強相關性。” 裡特蘭的測量表明眼睛大小和活動範圍大小之間存在反比關係。眼睛較小的鳥類往往是遷徙性的,跨越多種棲息地旅行;眼睛較大的物種活動範圍更窄,集中在赤道周圍,並且經常被茂密的森林樹冠所籠罩。該研究假設,眼睛較小的鳥類可以在旅行時無縫處理不同的光照水平,而眼睛較大的鳥類則難以應對昏暗林地外的眩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奧斯普雷已經在秘魯多山雲霧森林中看到了這種情況。他說,在這些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眼睛大小與[鳥類]對農業干擾的反應密切相關。” 眼睛較大的鳥類往往會從光線充足的農業和森林砍伐景觀中消失;眼睛較小的鳥類則能適應。這項新研究將奧斯普雷在秘魯的觀察擴充套件到其他地方的更廣泛的鳥類,包括鸚鵡、啄木鳥和雀類。

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鳥類學家艾莉森·舒爾茨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讚揚該研究突出了鳥類光照的重要性。她自己的研究發現鳥類顏色和環境光之間存在聯絡,她說她期待未來探索光汙染和森林砍伐如何進一步塑造鳥類眼睛的研究。“我很好奇我們是否真的看到眼睛正在進化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光環境,”舒爾茨補充道。

奧斯普雷說,這項研究強調了保護整個光照範圍內的棲息地的重要性,特別是茂密的熱帶雨林,以保護各種眼睛大小的鳥類免受棲息地喪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