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歌曲學習方面,雌鳥可能學得更快,但雄鳥可以自行發展歌曲。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雌性北美紅雀在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內學會了與雄性相同數量的歌曲。然而,雄鳥無需任何指導即可掌握鳥類詠歎調,而雌鳥則不能。
幼鳥透過聆聽周圍的成年鳥來學習歌曲。在溫帶物種中,通常只有雄鳥唱歌。然而,北美紅雀Cardinalis cardinalis是這一規則的例外。因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山口綾子決定探索這些鳥類性別之間歌曲習得模式是否不同。山口使用錄音的紅雀歌曲,在一年的時間裡輔導了 15 只雌鳥和 11 只雄鳥。她發現雌鳥在大約 70 天后停止學習新歌。相比之下,雄鳥一直學習到大約七個月大。此外,山口觀察到在隔離環境中長大的雌鳥很少唱歌。而且,當它們唱歌時,它們的歌曲表現出較差的聲學質量。但她報告說,被隔離的雄鳥“發展出了即興的歌曲型別……類似於正常的紅雀歌曲。”
學習模式存在這種差異的確切原因仍不清楚。由於成年紅雀歌曲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以不同的方言形式存在,分散的幼鳥可能會落入一個具有外地方言的種群中。山口指出,雄鳥的模式“使他能夠將他的歌曲型別與他的鄰居的歌曲型別相匹配,即使他定居在一個新的種群中。”另一方面,雌鳥保留了它們的出生地方言。“歌曲匹配對於雄性紅雀來說可能在建立領地的背景下很重要,就像在其他物種中一樣,”作者寫道,“但顯然對雌性來說並非如此,原因尚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