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人類是唯一會跳舞的動物——即使是我們親近的靈長類動物也無法保持穩定的節拍,也無法被教會隨著節奏移動。但新的證據表明,鳥類也會跳舞,這揭示了這種神秘的能力可能是聲樂學習的副產品。
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阿尼魯德·帕特爾、哈佛大學的阿德娜·沙赫納和他們的同事研究了幾種鳥類,其中包括一隻隨著後街男孩的歌曲“Everybody”跳舞的鳳頭鸚鵡。當帕特爾加快或減慢歌曲的速度時,這隻鳥調整了它的動作以匹配節奏,排除了它偶然與音樂同步的可能性。沙赫納和她的同事們很感興趣,開始在 YouTube 上搜索其他跳舞動物的影片。他們發現了 15 種蹦跳物種(14 種鸚鵡和 1 種大象),它們也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模仿聲音的能力。帕特爾說,這種相關性表明,我們的音樂能力是從聲樂學習系統發展而來的,而不是“一種特殊用途的能力”。
他補充說,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推進對運動障礙的研究。例如,聽音樂有助於帕金森病患者行走。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不瞭解其潛在機制,但如果鳥類的大腦與人類共享某些關鍵迴路,那麼科學家們可能會透過研究它們找到答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注意:本文最初的標題為“與椋鳥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