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500年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50種鳥類物種消失,包括備受惋惜的渡渡鳥。這種不會飛的鳥類在其島嶼家園消失,甚至早於科學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在18世紀對其進行描述。鑑於近10,000種已知鳥類物種中有許多是最近才被描述的——包括那些僅從渡渡鳥等遺骸中獲得的物種——一些生物學家認為,目前的滅絕率被嚴重低估,並且將在未來一個世紀迅速上升。
杜克大學的斯圖爾特·皮姆及其同事分析了當前對鳥類滅絕率的估計。在9,975種已知鳥類物種中,有154種已經消失,約佔1.3%。推算下來,這相當於每年每百萬鳥類物種滅絕26種。根據化石記錄,科學家估計正常的滅絕率平均為每年每百萬物種僅損失一種動物。
但研究人員認為,人類對鳥類影響的估計未能考慮到從遺骸中新識別出的物種,以及那些可能已經滅絕但尚未宣佈滅絕的物種,以便繼續進行保護工作。這些努力已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在上個世紀將滅絕率降低了一半。“如果不是採取了保護行動,在過去30年中,除了實際在野外滅絕的20種物種之外,本應還有這25種被阻止的滅絕,”科學家們在本週線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保護不足以拯救許多最瀕危的鳥類物種。棲息地破壞與氣候變化相結合,尤其影響到那些在分佈範圍邊緣徘徊的鳥類,最終將使1,700種鳥類走向滅絕,從而將滅絕率提高到每年每百萬物種約1,000種。“數百萬人喜歡鳥類,”作者指出。“對鳥類的喜愛是否足以保護熱帶森林中受棲息地喪失威脅的數千種或更多物種,仍有待觀察。即使能夠做到這一點,對鳥類的喜愛也不太可能完全保護其餘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