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第二語言的能力並不是雙語人士與單語人士的唯一區別——他們的大腦工作方式也不同。例如,研究表明,懂兩種語言的兒童更容易解決涉及誤導性線索的問題。《心理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掌握第二語言——即使是在青春期學習的——也會影響人們用母語閱讀的方式。研究結果表明,在學習第二語言後,人們看待單詞的方式將永遠不再相同。
比利時根特大學的雙語心理學家伊娃·範·阿斯切和她的同事招募了45名以荷蘭語為母語的大學生,他們都在14或15歲時學習了英語。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閱讀一系列荷蘭語句子,其中一些句子包含同源詞——在兩種語言中看起來相似且含義相同的詞(例如“sport”,在荷蘭語和英語中都是“運動”的意思)。他們還閱讀了其他只包含荷蘭語非同源詞的句子。
範·阿斯切和她的同事記錄了參與者閱讀時的眼球運動。他們發現,受試者平均花費在同源詞上的時間比對照詞少八毫秒,這表明他們的大腦處理雙語詞的速度比僅在母語中發現的詞更快。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範·阿斯切指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即使一個人用母語閱讀,非優勢第二語言的知識也會產生影響。“成為雙語者會改變人們最自動化的技能之一。”她計劃接下來研究雙語者是否也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聽覺語言資訊。“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她說。
注:這個故事最初的標題是“雙語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