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號的《大眾科學》中,作家大衛·溫伯格報道了知識的前沿。他的文章“預測未來的機器”探討了FuturICT專案的希望,該專案試圖建立一個世界中所有社會、經濟、生態和科學因素的計算機模型。溫伯格是我們這個數字時代最具洞察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是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中心的高階研究員,《小塊鬆散地連線在一起》(Basic Books,2002年)、 萬物雜亂:新數字無序的力量(Times Books,2007年)等書的作者,以及即將出版的 大到無法瞭解(Basic Books)的作者。技術編輯邁克爾·莫耶在阿維尼翁論壇(很遺憾,是透過電話)採訪了他,談論了他即將出版的新書、他的12月文章以及知識的未來。
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 大到無法瞭解講述的是當知識變成網路時會發生什麼。其基本思想是,至少在西方,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知識的特性,在過去2500年中,實際上並不是知識的特性。它們是知識以紙張為媒介時的特性。當您移除紙張並將內容放到網上時,它就具有了其新媒介——網際網路的特性。重要的是,網路中的知識以傳統知識不適應的方式包含了差異和分歧。一切都不穩定,一切都有爭議,並且在網路上很少有事情能完全解決。
我們生活在一個世界,在過去幾年中,事實的本質受到了質疑。政治實體在真實與虛假的問題上相互挑戰。對我來說,這令人震驚,因為有些事實是真實的,有些陳述是謊言。但是您說這將成為一種更被接受的知識觀嗎?
世界確實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有事實和錯誤,也有謊言。而且,我認為,如果我們放棄事實並說“一切都是同樣正確的,你想相信什麼就相信什麼”,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在任何方面都會是一場災難。儘管如此,網路教給我們的事情之一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我們通常都不會都同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參議員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著名地說“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但無權發表自己的事實”時,我們認為這句話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安慰——如果我們把所有事實都擺出來,那麼我們都會達成共識,會有一個基礎可以讓我們達成共識。我說的是,事實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就它們達成一致。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事實,我們應該放棄——恰恰相反。但這確實意味著事實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成為達成共識的基礎。
您以懷疑的眼光看待 FuturICT。為什麼您對建立一個集中的模型(或模型組)來建立關於未來的準確預測的可能性感到懷疑?
部分原因是過分樂觀地認為我們有能力收集所有相關的事實。宇宙中有無數的事實。我們的能力非常有限,並且很難知道哪些事實是相關的。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我們無法識別將要觸發變化的重要事件。
其次,它假設了一種線性,而科學一直在遠離這種線性——我認為這是富有成效且準確的。希望您可以充分詳細地指定模型的所有要素,以便您可以預測可能基於起始條件的微小差異或您可能忽略的多個系統的相互作用而出現的事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我們似乎越來越瞭解到,這是行不通的。世界是確定的,但它是混亂且湧現的。對於上一代基於規則的模型來說,要解釋這一點是困難的。
那麼,您認為準確地模擬世界是不可能的嗎?
我對多個模型、多種感性、多種起點和多種預設的衝突最為樂觀。這與認為您可以將所有知識封裝到一個模型中,然後您可以啟動它來運轉的觀點大不相同。在我看來,世界是如此的混亂——而我們又受到自身觀點的限制——因此最有可能前進的方式是透過不同視角、不同資料集、不同偏見、不同盲點的衝突。這就是為什麼我非常喜歡約翰·威爾班克斯的表達方式。他是知識共享的科學共享負責人。他說“我們真的需要讓你的書呆子和我的書呆子爭論。”這就是我們如何從系統中清除足夠的錯誤,以便我們可以有一些信心,在某個有限的社會行為範圍內,我們將獲得某種程度的準確性。
但是,如果目標是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您應該如何選擇使用哪個競爭模型?
另一種選擇是讓機器選擇使用哪個模型。這裡沒有完美的替代方案。我認為每個模型和每個人的大腦都非常容易出錯,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主要人類狀況。我們要麼相信機器會正確地解決問題——考慮到世界的複雜性和人類思維的侷限性,這對我來說是不現實的——要麼您說“好吧,知識具有這種政治成分,人們(我們希望)基於事實、論據和模型進行爭論,試圖看看什麼有效,但最終我們會在人類做出決策時,根據複雜的因素盡最大努力做出決定。”
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令人絕望的原因。相反,這才是科學專案的意義所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知識——網路化知識——正變得越來越像科學家在過去幾百年中的知識:它是暫時的,它是一個等待被證偽的假設。知識現在被認為是人類目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但希望我們最終會被證明是錯誤的——從而增進我們的知識。網路化知識所發生的事情似乎使其更接近於知識的科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