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度不到2釐米的柔軟章魚狀機器正在軟體機器人領域掀起波瀾。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章魚機器人”是首個完全由柔軟、柔性部件製成的獨立機器人。
近年來,人們對軟體機器人的興趣日益濃厚,工程師們不再只關注剛性的終結者型別的機器,而是轉向可以擠入狹小空間、適應周圍環境或安全處理精細物體的設計。但是,關鍵部件的軟體化設計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大腦、電子裝置、電池——這些元件都是硬的,”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丹妮拉·魯斯說。“這項工作是全新的,非常令人興奮。”
章魚機器人由矽橡膠製成。它的“大腦”是一個柔性微流體電路,利用壓力啟用的閥門和開關來控制液體燃料在通道中的流動。“這類似於通常的電路,”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的工程師羅伯特·伍德說,他是該研究的負責人之一。“我們傳遞的不是電子,而是液體和氣體。”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機器人大腦中的閥門和開關被定位為以兩組交替的方式伸展手臂。該過程從研究人員將燃料注入兩個儲液罐開始,每個儲液罐專用於一組四個手臂。這些儲液罐像氣球一樣膨脹,並將燃料推入微流體電路。當燃料透過電路時,壓力的變化會關閉一些控制點並開啟另一些控制點,從而限制燃料僅流向系統的一半。當該側消耗燃料時,其內部壓力降低,允許燃料進入另一側——然後另一側會擠壓第一側,依此類推。
製造更好的機器人
機器人的大腦透過嵌入在身體中的3D列印通道與肢體對話。為了建立身體,研究人員將矽聚合物倒入章魚形狀的模具中。然後,使用3D印表機,他們注入了特殊的墨水,這些墨水在周圍的聚合物中保持其形狀和位置。科學家們加熱章魚機器人以固化其結構,這也導致墨水蒸發——留下一個空心網路,該網路滲透到章魚機器人的肢體中並連線到其大腦。
許多軟體機器人都拴在提供動力的壓縮空氣罐上,但這會限制其運動範圍。伍德和他的同事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使用化學反應為章魚機器人提供動力。
他們的燃料是50%的過氧化氫溶液。當這種溶液暴露於注入機器人內部網路兩個部分的鉑時,它會迅速分解成更大體積的水和氧氣。每個部分產生的加壓氣體爆發會膨脹並伸出一組手臂,最終透過排氣口排出。
義大利比薩聖安娜高階研究學院的機器人專家塞西莉亞·拉斯基說:“微流體與化學反應的結合真的很有趣。“這是一種看待軟體機器人的全新且不同的方式。”
章魚機器人目前在1毫升燃料下可以執行長達8分鐘。它並非旨在執行任何特定任務,也不模模擬實章魚的運動。相反,它展示了這項技術,伍德說。作者建議,未來,更精密的微流體電路可能會提高耐力,並允許與適當的肢體設計相結合時實現更復雜的運動。
紐約州伊薩卡市康奈爾大學的材料工程師羅伯特·謝潑德說:“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重新程式設計機器人以執行不同的動作,響應環境,而不僅僅是執行預先程式設計的序列。”謝潑德特別希望看到,增強型微流體電路是否可以與柔性感測器結合使用,以製造出更智慧的軟體機器人,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8月24日首次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