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雙溪尼希斯——在黎明時分,彼得·埃利斯帶領一群環保主義者前往婆羅洲島上這個偏遠村莊附近的熱帶森林。他們開車數小時。他們翻山越嶺,跨過河流。最後,他們的目光鎖定在他們正在尋找的目標——伐木工人。
但這次相遇並沒有演變成環保主義者與伐木工人之間的對抗,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相反,環保主義者與伐木工人握手,彼此用名字打招呼,然後一起走進森林,學習如何砍伐樹木。
埃利斯和他的同事們正在做一件不尋常的事情——透過幫助改進伐木作業來對抗氣候變化。這個想法在環保界仍然存在爭議,但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大自然保護協會(埃利斯為其工作的環保組織)認為,在一個對木材的市場需求不太可能消失的世界中,這是一個減少森林碳排放的現實策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從理論上講,樹木可以將有害氣候的二氧化碳鎖定在長達數百年的儲存中。但現實情況往往是,普遍的經濟因素只是將森林夷為平地,為採礦、農業和其他開發讓路。最終的結果是,森林破壞的程度導致了比地球上所有飛機、汽車、卡車、輪船和火車加起來更高的排放水平。
曾經富饒的印度尼西亞森林的破壞使其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馬里蘭大學 2013 年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印度尼西亞每年至少有 70 萬公頃(約 180 萬英畝)的森林消失,相當於每分鐘近兩個足球場。
避免高破壞性作業
伐木是導致這種森林損失的一個因素。但科學家表示,約有一半的伐木作業造成的破壞是可以避免的。根據最近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伐木工人砍伐的樹木中有四分之一最終被遺棄在森林中,因為它們是空心的,因此商業價值較低。
有些樹木被拖倒,因為伐木工人懶得預先砍伐連線樹梢的藤蔓。另一些樹木則因缺乏對在森林中行駛的卡車的周密道路規劃而消失。
為了確保只砍伐具有商業價值的樹木,2006 年,大自然保護協會及其合作伙伴說服印度尼西亞政府在東加里曼丹的貝勞地區啟動了一個減少影響的伐木專案,該地區剩餘森林的 40% 被規劃為商業伐木特許權。
科學家們花了四年時間追蹤森林碳排放的原因,而所有這些努力的成果現在開始重塑伐木作業。
前幾天,在一家名為 Karya Lestari 的當地伐木公司的會議室裡,科學家和公司高管討論了木材採伐區域的道路應該有多寬。伐木工人通常會建造寬闊的道路,以便陽光可以輕易地曬乾道路,防止卡車在雨季陷入泥濘。然而,科學研究表明,將道路從目前的 32 米寬度縮小到 25 米以下,可以使整個運營的碳排放量降低 10%。
一位高管說:“如果道路是從東到西,也許我們可以使用窄路。但如果道路是從南到北,那麼我們就必須把道路拓寬。”
一位科學家建議道:“你認為排水系統可以彌補這種影響嗎?”
“那我們就需要礫石,”這位高管回答說。“運營成本將會增加,工作時間將會變長。窄路也很危險,因為交通繁忙。”
“我們可以減少道路寬度,並將其與交通管制相結合,”另一位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插話道。“我們可以在道路沿線建立會車地點,並讓卡車司機透過無線電或對講機進行溝通。”
許多小的改變會產生累積影響嗎?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隨著科學家和公司高管為 100 公頃(247 英畝)的試點專案尋找合適的技術,類似的討論將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其目的是證明這些技術是氣候友好的,同時又不影響木材產量。一旦完善,該公司計劃在其他木材採伐區域擴大規模。
非常需要一種更環保的伐木方式。正如伐木公司顧問 Soeylino Soedirman 解釋的那樣,“這是由市場需求驅動的。市場需要更負責任的森林產品,因此買家要求賣家這樣做。”
Soedirman 說:“印度尼西亞還承諾將排放量減少到一定水平。林業是幫助我們實現減排目標的最重要部門。”
印度尼西亞已承諾,使用自有資金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26%,或在國際援助的幫助下減少 41%。相比之下,如果該國不採取任何行動,到 2020 年的預計排放量為 2.95 吉噸。
雖然減少影響的伐木專案將有助於減少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有待觀察,但根據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分析,具體取決於公司選擇使用的技術,它可以將伐木作業的碳排放量至少降低 30%。
該組織認為,巨大的減排潛力將吸引更多印度尼西亞的伐木公司效仿。它還希望將減少影響的伐木方式推廣到其他國家。墨西哥和秘魯已經在採取措施,在其森林中複製這種方法。
大自然保護協會表示,世界近五分之一的熱帶森林被指定為商業伐木特許權,是完全保護面積的兩倍多,因此可持續伐木是對嚴格森林保護的可行補充,因為它保留了大部分生物多樣性和碳儲量。
“煙幕”只是為了照常營業?
並非每個森林保護者都同意。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見證組織自 2009 年以來一直在遊說捐助者禁止為與工業規模伐木相關的“綠色活動”提供資金,這威脅要結束對減少影響的伐木等活動的支援。其他環保組織(如綠色和平組織和權利與資源倡議)也持有類似的立場。
在一份報告中,綠色和平組織稱可持續伐木“通常是照常進行破壞性森林砍伐的煙幕”。該組織還質疑伐木行業(以利潤為驅動,充斥著非法行為)是否可以被信任來實現真正的減排。
埃利斯和其他參與貝勞減少影響伐木專案的人承認,他們的工作無法消除伐木造成的所有森林破壞。他們還同意,需要建立一個監測系統,以確保伐木作業不會破壞當地社群和生態系統。
儘管如此,他認為與伐木工人合作的好處超過了其缺點。
埃利斯說:“森林具有一定的復原力。顯然,被清理並變成棕櫚油種植園的森林不會再長回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伐木方式正確,被砍伐的森林有可能重新生長並保持其保護價值。”
他補充說:“作為一家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發現自己直接與伐木工人合作,這很有趣,但我很享受這個挑戰,而且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值得明確的有利挑戰。”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